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大同世界20-06

大同世界20-06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忤合第六
(忤,抵觸,違背心願;忤的結果是“倍反”,即彼此思想不合而背離。合,閉合、符合、適合。選擇計謀相合的物件,使彼此親密無間,就是“趨合”。“忤”與“合”是趨向相反的對立面。忤:去就、離合、背向)
【原文】
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
【譯文】
凡是湊上去迎合人,或者意見相反而各自離開,都要有恰當合適的計謀。事物的發展變化,既像圓環一樣迴圈連接,又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有自己的特點和現實背景。人們要反反復複從正面反面仔細研究,根據不同事態確定不同的處理辦法。
【原文】
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禦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譯文】
所以,聖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立身處事,實施教化,弘揚美好名聲,闡明事物名份,都一定要抓住事物發展的關鍵,觀察社會發展的趨勢,瞭解國家多餘什麼缺少什麼,根據這一切事先瞭解的情況,促使事物發生運轉變化。
【原文】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于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
【譯文】
世界上沒有永遠高貴的事物,做事情沒有永遠不變的老師。聖人也不是每件具體事情都參與,但又可以說沒有一件事情不參與(因為他為人們制定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模式);聖人看上去對什麼事情都不打聽,但又什麼事情都明瞭,(因為他掌握了世間事物的基本規律);對於那些可成大事而且與我們決策相合的君主,就可以代他主持國家大計。
【原文】
合于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於是,忤於彼;忤于此,反於彼。
【譯文】
自己與那一方結合,必然會背離這一方,因為計謀不可能對雙方都忠誠。所以必須有“反忤之術”:順從這方的利益,就必然違背那方的利益;違背這方的利益,就必然順從那方的利益。
【原文】
其術也。用之於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于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於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於身,必量身材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箝之術。
【譯文】
實行忤合之術,如果運用到天下,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情況再制定實施措施;把它運用到一個諸侯國,必定依據諸侯國的情況來制定措施;把它運用于大夫封地,必定衡量封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實施措施。無論範圍大小,不論進攻之計還是退卻之策,運用的原則都是一致的。必先謀劃考慮,確定何去何從,然後用“飛鉗”之術來實現它。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後合于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譯文】
古代善於選擇相背去就的人,在全中國所有的諸侯國自由活動,在相違背或者相契合的不同地方縱橫馳騁,然後情況選擇君主,親密合作。所以,商朝開國賢臣伊尹,五次接近商湯,五次接近夏桀,他在夏朝不能施展抱負,然後選擇商湯,君臣親密合作。周朝開國元勳呂尚,三次接近文王,三次進入殷商國都,他在殷商得不到賞識,最後與周文王親密合作。他們在活動中明白了天意的歸向,所以最後毫無疑慮地投向了新王朝。
【原文】
非至聖達奧,不能禦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知,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譯文】
人們如果不是非常聰明高尚並且通達高深的道理,便不能治理天下;如果不勞心苦思,便不能摸清事物的本質;不全神貫注地觀察實情,便不能成就美名;如果才能智慧不夠,就不能指揮戰爭;過於老實而無真知灼見,便不可能瞭解別人。所以要實行“忤合”之道,決定背離誰與歸向誰,一定先要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估量一下自己的優點和短處,看那些方面別人不如自己。這樣,才可以入政,才可以退隱,才可以縱橫捭闔施展抱負。
【結論】
(本篇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討論實行忤合之術的必要性。所謂“忤”,就是意見相互抵觸而彼此背離,又稱作“倍反”。所謂“合”,就是意見契合而走到一起。
第二層講如何實行忤合之術,那就是周密瞭解情況,認真謀劃,然後行動。
第三層列舉歷史上運用“忤合之術”成功的範例,並闡明實行“忤合之術”的主觀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