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大同世界20-11

大同世界20-11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決篇第十一
(決者,決定、決斷、決策也。本篇談關於決斷事務的方法。做出決斷要順應人之常情,決斷要趨利避害,還要參照以往、檢驗將來、參照慣例。勇於決斷而又善於決斷者,謀劃事情就能成功。)
【原文】
凡決物,必托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善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譯文】
凡是決斷事情,一定要根據心中存在的疑慮。人們希望自己有幸福,害怕自己有災難。如果善於誘導,最終就會消除疑惑和偏頗。決策必須給對方帶來利益,沒有這種利益他就不會接受我們的決策,就會後悔當初委託我們來決策。假如決策能給他帶來好處,但你若把這種利益隱藏在對他不利的形式中,他就不會接受你的決策,並會因此而疏遠你。所以說,決策如果不會給對方帶來利益,甚至會使對方遭到損害,就是一種失誤的決策。
【原文】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于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事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譯文】
聖人能夠辦成大事業的原因和手段有五種:有時用道德公開感化別人;有時用計謀暗中傷害別人;有時用忠實的態度收服別人;有時用包瞞的辦法掩護別人;有時用公平慣常的辦法對待別人。五種手段針對五種不同的物件。使用這些手段的方式有區別。公開辦事,用道德感化別人,要力求說話前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暗中謀劃,用手段傷害別人,要善於說兩種話。有時公開辦事,有時暗中辦事,有時用慣常的辦法,有時用機巧的手段。這四種方式都可以微妙地使用。在決斷事情時,用過去的事來衡量,用將來的事來檢驗,用平日經常發生的事來參考佐證。如果可行的話,便要決斷下來。
【原文】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譯文】
給王公大人謀劃事情,有五種情況可以立即決斷:如果那事情高雅又能獲得美好聲譽,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如果那事情不用花費財物和力氣便可以容易地獲得成功,就馬上決斷;那事情辦起來要費力,要忍受勞累困苦,但是又不能停下來不做,只要能實行,也要馬上決斷;能排除憂患的事,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能追求到幸福的事,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
【原文】
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譯文】
總之,決斷事情與消除疑慮,是辦好各種事務的關鍵,關係到社會的治亂,關係到事業的成敗,是非常難辦的,要認真對付。所以,即使是聖明的先王,也要用蓍草和龜甲占卜,從而使自己的決斷正確無誤。
【結論】
(本篇的中心是“決情斷疑”,全篇分三層:
第一層講決斷疑難的關鍵是“趨利”與“避害”。
第二層講如何進行決斷,包括五種對待手段、四種具體方式、五種可以立即決斷的情況。
第三層收束全篇,強調決斷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