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道法自然” 就是堅守“規律”;“天道”有自然不得不的“規律”,組織有組織的“規定”,個體有個體的“原則”。這些規律除了自然的規律,是依據自然科學不得不的發生外,組織的“規定”,個體的“原則”都是人為的控制,人為可控制的都非必然性,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極致,能掌握“力”的趨勢,就能掌握命運。
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非常重要,“原則”“規定”“制度”這些都是“人理”,“人理”是無法超越“天道”,所以,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一定要“順天應人”。
“天道”又有哪些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呢?
“平衡”與“循環”機制,生態環境能“平衡”才能“循環”,能“循環”才有“生命”,這是訂定制度的基本原則。生態機制的運作是融入每一個環節,人為不能干預指定哪一個環節要有“平衡”與“循環”,順天應人是符合“天道”的“規律”。
環境設計~制訂遊戲規則~~先看看下列的資料:
你擁有制訂遊戲規則的話語權,你才是布局生態的主宰,要想擁有永續經營的生態,就必須遵守“順天應人”的自然法則去訂定生態的遊戲規則。
您知道參與制訂遊戲規則是什麼嗎?
就是環境設計,促使不得不的環境,管理就是促使不得不的環境,而加以控制。
當年諸葛亮~孔明的八卦陣就是佈局環境,佈局環境就是管理的基本工作。
這些是學校學不到的,也是一般老師不會的,不是學歷可以證明的能力。
如何佈局環境呢?
有幾個要件:
標準狀況(規格、限制)、組織(職務、功能)、架構(權力、責任)、系統(環扣)、流程(先後)、關鍵點(控制點、作業憑證)、權限(核決權限:立、審、決、報)。
標準狀況:先訂定生態環境的要求標準的規格及執行前後不可危害生態生存的限制條件;公平、公開的作業機制。
組織架構:執行作業的職務、功能、權力、責任。
任何職務有其專業與權力,有權必有責,權責不分家,有權者應承擔失敗成本。
系統:每個個體在生物鏈中必要條件:有環有扣形成生物鏈。有環~接受依附,貢獻價值。有扣~吸附需求,轉化能量。
流程:維持秩序(工作項目的先後工程排序)。
關鍵點:表單設計(控制點、作業憑證)。
權限:權力設計(核決權限:立、審、決、報)。
現在企業管理大致已經說完了,企業管理借力使力就用內稽內控,那是因為要想上市上櫃就得依據~政府的規定,而稽核依持政府那才是真正的靠山。
如果還嫌麻煩那就抓住兩點:“責任”“成本”。
一定可以輕鬆完成心想事成的。
關鍵在於兩點重點:“責任”與“成本”。
如何運用“責任”與“成本”掌握永續經營?
那就要看您的問題是什麼?
問題不一樣,答案也不一樣,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答案也不一樣。
每個人擁有的資源、條件不一樣,環境也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自然變化的規律,所以,依道而行,運用自己的專長與特質自成一格處理面對的問題。
但是萬法歸宗,惟心是一。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以四它開示面對人生逆境。
【四它】解決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面對它:
如何面對問題?
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2.接受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
3.處理它:
如果計劃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4.放下它:
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聖嚴法師說的以四它面對人生逆境,是方向性的態度。
真正要解決的是生態問題,不是個人問題。
如果個人能力不足,解不開問題,就算做了四它,問題不會因為我們放下它,問題就會消失。
問題依然存在生態環境中,怎麼辦?
這就是討論的主題~解決問題。
“整合管理”是以道法自然的觀念,促使不得不的具體作法。
就來看看“整合管理”如何的解決問題?
是依據聖嚴法師的【四它】方向性的態度,延伸出的方法上的具體作法,普渡眾生不可以個人行為度量是非,生態環境的問題,就要以道法自然的具體作法,對應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處世的兩大關鍵是“態度”及“格局”。
․處事的兩大關鍵是“責任”及“成本”。
問題關鍵不在處理,而是在解決。
其實解決問題不難!
解決問題有兩個重點:責任、成本。
處理問題的態度,如同聖嚴法師說的,以四它。
但是,面對人生逆境的態度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解決它”、放下它。
在處理問題的作法上,在處理它之後多一個“解決它”,處理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一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就要學習不足之處,以增加能力,能力夠了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在世之人必須積極面對生命,促使生命的價值。
世上只有兩種人沒問題:
第一種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沒問題了。
第二種是死人,死人就沒有問題了,有問題也是留給活人的。
解決問題的態度~問題只有踏過我的屍體!
只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會有問題。
整合管理就要以“平衡”與“循環”兩大機制塑造企業文化,促使專業職務的權、責相符,有能力解決本職專業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的具體作法請依序作業:
1.面對問題:
(1)審核標準規格(制度),沒有標準就不見異常,不見異常就發現不到問題。
(2)沒有標準規格(制度)就是最大的問題,沒有標準規格就要建立標準規格。
(3)有標準規格(制度)就依據標準執行。
2.接受問題:
(1)依據標準規格(制度)審核差異,依據差異處理問題。
(2)處理差異,立案跟催,依紀錄評績效。
(3)限定期限,追究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3.處理問題:
(1)依據標準,追究責任,訂定流程,後工程稽核前工程。
(2)依流程審規格,依確認擔責任。
(3)依據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4.解決問題:
(1)追究責任,統計再發率,確定專業專長,檢討職務定位。
(2)依據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3)統計失敗成本:料(原料)、工(工時)、費(費用)。
5.放下問題:
(1)依據職務訂定專業責任,依據專業訂定薪資,依權擔責,追究統計失敗成本。
(2)追究責任,不追原因,專業解決原因,以事後事實證明問題是否真正滅絕。專業能力不足,就淘汰。
(3)尊重專業,專業訂定標準規格,依制度規格結案,不依人為認定。
(4)績效決定能力,外力不得介入專業,每個人要為自己行為負責;負責就是承擔失敗成本。
(5)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資格放下,未曾擁有何來放下?
真正要解決的是自己生態(生存平台、家庭、組織、團體、國家、民族……)的問題,不是個人問題;只要促使生態環境具備“平衡”與“循環”的機制生態就會持續延續生命,不會萎縮,個人生命才會有所依靠。
道法自然的生態環境,就是生命迴圈,以“平衡”與“循環”機制促使生態環境的生命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因為,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命運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