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大同世界20-14

大同世界20-14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卻亂第十四(亡,已失傳)(原文現已失傳)
(本文內容乃後人猜測整理,僅供參考。)
【原文】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為之守備,則必攝緘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智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則向之所謂智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其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
【譯文】
要想防備撬箱子、掏口袋、開櫃子的強盜,就要把箱子、口袋用繩子捆緊,用鎖鎖牢。這就是歷來人們所說的聰明辦法。但是大的強盜來了,則背起櫃子、舉起匣子,挑著口袋迅速逃走,還唯恐繩子捆得不結實。這樣看來,以前所謂的聰明人,不都是在為大盜收拾財物嗎。因此曾經試論這個道理:世俗所說的聰明人,有哪個不是在為大的強盜積累財物呢?那些所謂聖人,有哪個不是在為大的強盜看守財物的呢?
【原文】
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網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餘裡。闔四境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里者,曷常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耶?並與其聖智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代而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譯文】
怎麼能知道是這樣呢?從前齊國城邑密佈,雞犬之聲相聞,打獵、捕魚和耕種的地域縱橫二千里。在整個國土範圍內,賴以建立的宗法制度,管理各級區域的體系,沒有不是遵循聖人的準則的。可是田成子在一天早上殺掉了齊國國君,而竊得了國家政權。其所竊得的豈止齊國的政權,連同齊國遵循的聖人的智慧和禮法一同竊取了。所以田成子雖然有竊國的名聲,然而其統治地位卻像堯舜一樣安穩,小國不敢非議,大國不敢誅伐,已經控制齊國十二代了。這不恰好說明,田成子在竊取齊國政權時,連同齊國遵循的聖人智慧和法度一同竊去了,並以此來保護其本來屬於強盜的自身嗎?
【原文的補充和總結】
鬼谷子的卻亂篇核心是講述處理危機的權謀策略。
【原文】
世人無識無備,故而處亂叢生。修煉累年,常患毀於一旦。人鮮能備,善備者臨亂不患,應急最難。故曰「卻亂」。
亂者,文理失調,諸事倒逆,毀勢困人。卻,消解約束,化融阻塞,急迫之用。 事物變遷,道理隱匿,能料事圓滿者寥寥。人性懈怠,不迫難行,背面而無備。變化無窮,故而託言突然,不備之患多也哉。
人,為像所迷,為理所惑;為表所蔽,為里所困。表象視覺,文理知覺;謾造視聽,巧言令色,百利託付事理,無不營營。
卻亂者,再造表裡,取信為勢,若藺相如完璧歸趙,回緩之策。
卻亂之際,急中生智。濁其心目,惑其所欲,斂其鋒芒,挫折其氣,傷害不得其所,解亂除患,而後得以便宜從事。
【譯文】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沒有對事情長遠的認識,也沒有對未來做出準備。所以顯得到處都是沒有規劃,到處都是潛在的危機。積累半輩子,可能因為突發事件而毀於一旦。人很少能夠對可能的危機做出準備,所以面對危機,就會茫然失措。所以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卻亂,教你如果處理危機,排除混亂。
亂的意思就是,陰陽易位,什麼事情都不是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卻的意思就是消除約束,化解矛盾,疏通障礙,從容面對應急情況。
事情發展處於動態之中,很多東西隱藏的都比較深,所以能夠料事如神的人寥寥無幾。人性都是懶惰的,你不強迫他,不給他壓力,他是不會前進的。很多人都不為未來考慮,做出準備,所以出現問題的時候,措手不及,其實一點不突然,只是你沒有做好準備而已。
人,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看不到背後的本質,容易對各種道理弄個雲裡霧裡的,會被外在的所蒙蔽,又會被內在的所糾結。無論是什麼情況,我們所感知的東西,都是膚淺的,背後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探究,而不是限於表面。
要處理混亂的局面,我們就要改造我們的內外的條件,重新用信用構建屬於自己的形勢。就好比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做法一樣,迂迴前進。
除去混亂應對危機,會讓你急中生智。一方面就要先把對手的視聽搞混亂,然後把它們的目標也高混亂。另一方面我們自己需要收斂鋒芒,避其銳氣。他們傷害不到我們自己,這就接觸了禍患,之後我們再找機會翻身。
【結論】
處理危機就要早作準備,有備方能無患。
不要被和平的表象所迷惑,背後隱藏的危機不能不去認識。
真的出現危機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三點:
1、示弱,收斂自己的行為,不然別人會更加用力的打擊。
2、避其銳氣。避實擊虛一直都是權謀原理之一。先避其鋒,以後才能有所圖。
3、擾亂對手,讓他暫時放棄對我們的注意。為我們緩兵之計創造條件。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大同世界20-13

大同世界20-13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轉丸第十三(亡,已失傳)(原文現已失傳)
(本文內容乃後人猜測整理,僅供參考)
【原文】
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言;靜言者,反而於勝。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不疑者,決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譯文】
“遊說”,就是說服別人;要能說服別人,就要給人以幫助。凡是經過修飾的言辭,都是被藉以達到某種目的,凡是被借用的東西,都既有好處,也有害處,凡要進行應酬和答對,必須掌握伶俐的外交辭令。凡是伶俐的外交辭令,都是不實在的言論。要樹立起信譽,就要光明正大,光明正大就是為了讓人檢驗覆核。凡是難於啟齒的話,都是反面的議論,凡是反面的議論,都是誘導對方秘密的說辭。說奸佞話的人,由於會諂媚,反而變成“忠厚”;說阿諛話的人,由於會吹噓,反而變成“智慧”;說平庸話的人,由於果決,反而變成了“勇敢”;說憂傷話的人,由於善權衡,反而變成“守信”;說平靜話的人,由於習慣逆向思維,反而變成“勝利”。為實現自己的意圖而應和他人欲望的,就是諂媚;用很多美麗的詞語去奉承他人,就是吹噓;根據他人喜好而進獻計謀的人,就是玩權術;即使有所犧牲也不動搖的,就是有決心;能揭示缺陷,敢於責難過失的就是敢反抗。
【原文】
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間奸邪。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觀要得理。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諱忌也;“眾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譯文】
人的嘴是關鍵,是用來打開和關閉感情和心意的。耳朵和眼睛是心靈的輔佐和助手,是用來偵察奸邪的器官。只要心、眼、耳三者協調呼應,就能沿著有利的軌道運動。使用一些煩瑣的語言也不會發生混亂;自由馳騁地議論也不會迷失方向;改變議論主題也不會發生失利的危險。這就是因為看清了事物的要領。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沒有視力的人,沒有辦法向他展示五彩顏色;沒有聽力的人,沒有辦法跟他講音樂上的感受。不該去的地方,是那裡沒有可以開導的物件;不該來的地方,是因為這裡沒有能接受你遊說的人。有些事情是行不通的,所以不要做這種事。古人有這樣的說法:“口可以用來吃飯,但不能用它講話”。因為說話容易犯忌。“眾人的口可以熔化金屬”,這是說凡是言論都有複雜的背景和原因。
【原文】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所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
【譯文】
一般人的常情是,說出話就希望別人聽從,做事情就希望成功。所以聰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寧可用愚人的長處;不用自己笨拙,而寧可用愚人的技巧,因此才不至陷於困境。說到別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順從其所長,說到別人的短處,就要避其所短。甲蟲自衛時,一定是依靠堅硬和厚實的甲殼;螫蟲的攻擊,一定會用它的毒針去螫對手。所以說,連禽獸都知道用其所長,遊說者也應該知道運用其所該運用的一切手段。
【原文】
故曰:“辭言五,曰病、曰恐、曰憂、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恐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將此以明之;與不智者言,將此以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終日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譯文】
因此,遊說辭令有五種,即病、怨、憂、怒、喜。病,是指底氣不足,沒有精神;怨,是指極度傷心,沒有主意;憂,是指閉塞壓抑,無法渲泄;怒,是指狂燥妄動,不能自製;喜,是指任意發揮,沒有重點。以上五種遊說辭令,精通之後就可以運用,對自己有利時就可以實行。因此與聰明的人談話,就要依靠廣博的知識;與知識廣博的人談話,就要依靠善於雄辯;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依靠簡明扼要;與地位顯赫的人談話,就要依靠宏大的氣勢;與富有的人談話,就要依靠高屋建瓴;與貧窮的人談話,就要以利益相誘惑;與卑賤的人談話,要依靠謙敬;與勇猛的人談話,要依靠果敢;與愚昧的人談話,要依靠敏銳。所有這些都是遊說的方法,而人們的作為經常與此相反。與聰明的人談話就要讓他明白這些方法,與不聰明的人談話,就要把這些方法教給他,而這樣做是很困難的。遊說辭令有許多類,所說之事又隨時變化。如果整天遊說,能不脫離原則,事情就不出亂子。如果一天從早到晚不變更方向,就不會違背宗旨。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妄加評論。對於聽覺來說,最寶貴的是清楚,對於思維來說,最寶貴的是是非分明;對於言辭來說,最寶貴的是出奇制勝。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大同世界20-12

大同世界20-12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符言第十二
(“符言”的含義是:經過驗證完全符合規律的言語。本篇分九段,講君主應該注意的九個問題。)
【原文】
安徐正靜,柔節先定。善靜而不與,虛心平意,以待傾損。右主位。
【譯文】
安定從容,正色詳靜,胸有成竹,可通融問題與原則問題分得清。善於居位元靜觀,不纏身於具體事務,不過多指手畫腳。心平氣靜坐待桀驁之臣自己倒楣失敗。 以上是講如何保持君位。
【原文】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輻輳並進,則明不可塞。右主明。
【譯文】
眼睛以視力清楚為貴,耳朵以聽力靈敏為貴,心以具有智慧為貴。如果用天下人的眼睛來觀察一切,就沒有什麼看不到;如果用天下人的耳朵來聽取一切,就沒有什麼聽不到;如果用天下人的心來思考一切,就沒有什麼不懂得。各種人才都有集中起來,任用他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君主的明察就誰也堵塞不了。 以上是將如何保持明察。
【原文】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德術正靜,其莫之極。右主德。
【譯文】
聽取採納意見的方法是:不要胡亂許諾,也不要胡亂拒絕。如果隨便許諾,對方便會保守自滿;如果隨便拒絕,對方便會閉口不說,堵塞了言路。高山再高,抬起頭可看到它的頂點;深淵再深,也可以測量出它的深度;君主處在最尊貴的位置,只要方法公正而沉著,就沒有誰可以探測出他的高深。
以上講如何聽取意見。
【原文】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賞賜貴信,必驗而目之所聞見,其所不聞見者,莫不諳化矣。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奸者幹君。右主賞。
【譯文】
實行獎賞以講信用為貴,實行刑罰以公正為貴。賞賜講信用,刑罰講公正,都要從君主身邊的人和事做起,這便可以使遠離自己的人暗中受到感化。真誠地實行這種辦法,可以使天下的人和神明都信服;那些想干犯君主的小人,就無隙可乘了。
以上講如何實行賞賜。
【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右主問。
【譯文】
君主詢問的範圍,包括天上、地下、人間三個方面。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的情況都要瞭解得清清楚楚,那就不會存在什麼被蒙蔽和迷惑的事了。 以上講如何詢問情況。
【原文】
心為九窮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君因其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聖人用之,故能賞之。因之循理,故久長。右主因。
【譯文】
心是主宰各種器官的,君主是主宰各種官吏的。做好事的官員,君主賞賜他;幹壞事的官員,君主邊懲罰他。君主順應他們表現出來的一切施行賞罰,就不會勞神費力。聖人能夠任用官吏,便能掌握他們;因順形勢而遵循道理,所以能夠長治久安。
以上講君主因勢順理管理官吏。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群臣生亂,寂乎其無常也,內外不通,安知所開,開閉不善,不見原也。右主周。
【譯文】
國君不可以不周全地瞭解一切。如果國君不周全地瞭解一切,群臣就會作亂。一切事物都在悄悄地不斷變化,如果內外阻隔,情況不明,又怎麼知道採取行動?如果不善於掌握開合之術,就不能發現事物的本原。
以上講君主要周全地瞭解一切。
【原文】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明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諳變更。右主參。
【譯文】
一要使眼睛看得更遠,二要使耳朵聽得更遠,三要使心裡洞察一切。能夠瞭解千里之外的情況,能夠瞭解隱秘微小的事情,這便叫做洞察。如果能夠洞察一切,天下為非作歹的壞人就都會暗暗地改變自己的惡劣行為。
以上講如何洞察驗證一切。
【原文】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右主名。
【譯文】
遵循名分去做事,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名分和實際相互助長,相輔相成。所以說:名分適當,就說明它是從實在中產生的;實在之物,是從事理中產生的。事理是從名分和實在的品格中抽象出來的。品格是從和諧中產生的;和諧是從適當中產生的。
以上講如何把握住名分。
【結論】
(本篇分九段,分別討論在九個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是如何保持君主的地位;
二是如何吸收天下的人才與智慧以保持明察;
三是如何廣泛地聽取意見;
四是如何掌握賞賜與刑罰;
五是如何詢問把握各種知識;
六是如何駕馭各種官吏;
七是如何周密地瞭解情況;
八是如何洞察檢驗一切;
九是如何注意名實關係的恰如其分。)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大同世界20-11

大同世界20-11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決篇第十一
(決者,決定、決斷、決策也。本篇談關於決斷事務的方法。做出決斷要順應人之常情,決斷要趨利避害,還要參照以往、檢驗將來、參照慣例。勇於決斷而又善於決斷者,謀劃事情就能成功。)
【原文】
凡決物,必托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善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譯文】
凡是決斷事情,一定要根據心中存在的疑慮。人們希望自己有幸福,害怕自己有災難。如果善於誘導,最終就會消除疑惑和偏頗。決策必須給對方帶來利益,沒有這種利益他就不會接受我們的決策,就會後悔當初委託我們來決策。假如決策能給他帶來好處,但你若把這種利益隱藏在對他不利的形式中,他就不會接受你的決策,並會因此而疏遠你。所以說,決策如果不會給對方帶來利益,甚至會使對方遭到損害,就是一種失誤的決策。
【原文】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于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事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譯文】
聖人能夠辦成大事業的原因和手段有五種:有時用道德公開感化別人;有時用計謀暗中傷害別人;有時用忠實的態度收服別人;有時用包瞞的辦法掩護別人;有時用公平慣常的辦法對待別人。五種手段針對五種不同的物件。使用這些手段的方式有區別。公開辦事,用道德感化別人,要力求說話前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暗中謀劃,用手段傷害別人,要善於說兩種話。有時公開辦事,有時暗中辦事,有時用慣常的辦法,有時用機巧的手段。這四種方式都可以微妙地使用。在決斷事情時,用過去的事來衡量,用將來的事來檢驗,用平日經常發生的事來參考佐證。如果可行的話,便要決斷下來。
【原文】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譯文】
給王公大人謀劃事情,有五種情況可以立即決斷:如果那事情高雅又能獲得美好聲譽,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如果那事情不用花費財物和力氣便可以容易地獲得成功,就馬上決斷;那事情辦起來要費力,要忍受勞累困苦,但是又不能停下來不做,只要能實行,也要馬上決斷;能排除憂患的事,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能追求到幸福的事,只要能實行,就馬上決斷。
【原文】
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譯文】
總之,決斷事情與消除疑慮,是辦好各種事務的關鍵,關係到社會的治亂,關係到事業的成敗,是非常難辦的,要認真對付。所以,即使是聖明的先王,也要用蓍草和龜甲占卜,從而使自己的決斷正確無誤。
【結論】
(本篇的中心是“決情斷疑”,全篇分三層:
第一層講決斷疑難的關鍵是“趨利”與“避害”。
第二層講如何進行決斷,包括五種對待手段、四種具體方式、五種可以立即決斷的情況。
第三層收束全篇,強調決斷的重要性。)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大同世界20-10

大同世界20-10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謀篇第十
(謀,謀略。《謀篇》主要透露如何講究謀略,出謀劃策。)
【原文】
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
【譯文】
凡是謀劃策略,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即首先要追尋所面臨問題的起因,進而探求事物發展的過程和現狀。掌握了這些,才可以制定三種策略。所謂三種策略,就是上策、中策、下策。將這三種策略互相參驗,互補互取,就能謀劃出良策奇謀來。
【原文】
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譯文】
奇妙的謀略順從事理,沒有阻塞,可以辦好各種事情。從古如此,都必須遵循。鄭國人進山采玉的時候,一定要駕著司南車,那是為了不迷失方向;那麼,度測別人的才能、衡量別人的能力、揣摩別人的真情,也就是因事立計的指南車。
【原文】
故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異同之分,其類一也。
【譯文】
凡是思想欲望相同而互相親近的人,是因為雙方都能獲得成效;思想欲望相同而互相疏遠的人,是因為只有一方獲得成效;凡是同時被人憎惡而互相親近的人,是因為他們都受到損害;同時被人憎惡而互相疏遠的人,是因為只有一方受到損害;所以,相互有利就親近,相互損害就疏遠,這是經常發生的事,也是考察人們關係親、疏、遠、近的一種根本方法。
【原文】
故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斯蓋其分也。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儀,儀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譯文】
牆體崩壞都是從縫隙開始的,樹木從有節疤的地方折斷,縫隙與節疤,便是牆和樹木的分界之處。新情況新問題是舊事物發展變化而來的,為了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才產生了謀略,由謀略再產生出實施計畫,實施計畫一定要經過討論議論,商討議論必定產生遊説的言辭;遊説是為了進取;有進取,就有退卻;退卻,就要有節制。因而要使用近退有節、迴旋有餘的辦法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因此,任何事情的處理方式都是這樣,任何計謀的產生程式都是如此。
【原文】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於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譯文】
品德高貴的人輕視財物,不可以用利益去誘惑他,但可以讓他為我們提供經費;勇敢的人不怕危難,不可能用禍患嚇住他,倒可以讓他擔當危險的責任;智識之士通達事理,不可以用欺騙的手段對待他,可向他講明道理,使他建功立業—這是可以利用的三種人才。
【原文】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
【譯文】
愚蠢的人容易蒙蔽,不成才的懦弱者容易被嚇住,貪婪的人容易被誘惑,應該因人因事而使用不同手段。
【原文】
故為強者,積於弱也;為直者,積于曲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譯文】
強大,是從弱小開始而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筆直通行,是從彎曲開始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有餘,是從不足開始而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這就是運用計謀權術的結果。
【原文】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譯文】
如果對方表面上與我們親善而內心卻相當疏遠,就應該設法去改變他的內心;如果對方內心贊同我們而表面上裝作冷淡,就要通過遊説改變他的表面態度。
要順著對方的疑慮來消除它;順著對方所瞭解的情況來證實它;順著對方的言論來總結出實施要點;順著對方的形勢來成就它;根據對方所厭惡的東西,為他謀劃出對付的辦法;根據對方所擔心的東西,為他設法排除;
要琢磨透對方的心意去恐嚇他,用高超的議論激勵對方使他行動起來,對方不理解時,要微妙地引用先例和事實來驗證,讓他外表與內心相符從而接受我們的計謀。如果以上辦法還不能使其覺悟,就隔絕他的視聽,閉塞他的耳目,打亂他的思維,迷惑他的理智,進而使其接受我們的意見,這就是所謂的計謀。
【原文】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譯文】
在商定和使用謀略時,公開商討,不如私下密謀;私下密謀,不如結成盟黨;結成了鞏固的聯盟,別人就無隙可乘了。正常的謀略,不如出人意料的奇特的謀略,奇計使對方無法預測,像流水一樣無法阻擋。
【原文】
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譯文】
所以,游説君主,一定要跟他講奇特的謀略;游説大臣,一定要跟他講私人的利害。自身處於親近的地位,但說話不貼心,便會被疏遠;自身處於疏遠地位,但說話太重,深入內情,就會招來危險。
【原文】
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譯文】
不要把別人不情願的事強加給他;也不要把別人無法瞭解的事勉強教導他。別人有什麼愛好,要學習仿效;別人有什麽厭惡,要避開為他隱諱。這叫做暗中揣摩別人的內心而行動,從而取得他公開的贊同與合作。將要除掉某人,先要放縱他;放縱他正是為了趁機制服他。
【原文】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
【譯文】
要貌似中正平和不隨便表示喜悅和厭惡,這樣別人就敢把真心交給你,把自己託付給你。能夠瞭解、掌握的人,才可以使用他;不可以瞭解、掌握的人,是智謀之士所不使用的人。
【原文】
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制於人。制人者,握權也。見制於人者,制命也。
【譯文】
所以說,辦事以能控制別人為貴,而不以被別人控制為貴。所謂控制別人,就是要自己掌握權柄;所謂被別人控制,就是被別人掌握命運,供人驅使。
【原文】
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
【譯文】
所以,聖人的謀略隱蔽,不露聲色;愚人的謀略公開,大肆張揚。跟聰明的人辦事容易,跟不聰明的人辦事困難。由此看來,面臨滅亡者是不能使其生存的,面臨危險者是不能使其安定的。聖智之人做事表面上看好似沒什麼道道,實際上早已使足了智謀。智謀要用在普通人所看不到和不能理解的地方。
【原文】
既用,見可,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聖人之制道,在隱與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之義,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以榖遠近之誘。
【譯文】
運用智謀時,看到可以成功,就選擇一些事自己去做;看到不能成功,就選取一些事讓別人去做。所以說智聖之人都是暗用手段。常言道:“天地變化運轉,表現在高深;聖人制定謀略,表現在隱秘。”不在於表面講忠、信、仁、義,只要內心中正就可以了。能夠明白這種道理的人,就可以跟他討論謀略。能夠掌握這種道理的人,就可以與他商討處理一切遠近事物。
【結論】
(本篇討論謀略,可分四層:
第一層講為別人謀劃事情要確立標準。
第二層講謀略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從微小處入手,積累漸進。
第三層講遊說與謀略必須注意人際關係,因順對方,注意隱秘奇巧。
第四層講遊說與謀略必須適應對方的情況,不露聲色。) 

 

大同世界20-09

大同世界20-09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權篇第九
(權,稱錘,引申為衡量、變化。本篇主旨:要根據遊說物件的特點而反復衡量、修飾遊說的言辭,以達目的。)
【原文】
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言或反覆,欲相卻也。)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譯文】
遊說,就是說服對方;說服對方,是為了憑藉他的力量做一番事業。修飾言辭,是為了借助言辭的力量去說服人;借助言辭的力量,必然要對言辭增減剪裁,以適合對方心理。應答別人的言辭必須流利,流利的言辭便於輕鬆靈活地討論問題。言辭要義理充足順理成章,必須把道理闡述明瞭;闡述明瞭,可以用具體事例來驗證。詰難的語言,是為了反駁別人的意見;反駁的目的,是為了引誘別人說出心中隱秘的打算。
【原文】
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信;靜言者,反而於勝。
【譯文】
奸巧的言論,諂媚討好,是為了博取忠心耿耿的名聲;阿諛的言論,博采事例論證,是為了顯示智慧;平實的言論,果決而顯示出勇敢;表現憂心忡忡的言論,善於權變,而顯示出可靠;鎮靜的語言,改正原來的不足,以圖取得勝利。
【原文】
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不疑者,決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譯文】
所謂“諂媚”,是預先揣摩到對方的意願,順承他的欲望,以博取歡心;所謂“淵博”,是指堆砌辭藻,以炫耀自己;所謂“權變”,是指善於選擇謀略,然後開口說話;所謂“果決”,是說話斬釘截鐵,毫不猶豫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所謂“反”,就是轉變到反面,改正原來的不足,堵塞錯誤,以圖取勝。
【原文】
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間見奸邪。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覩要得理。
【譯文】
嘴巴是各種隱秘情感的門閂,要守好口如同栓好門閂,保守思想感情的機密。耳朵和眼睛是心的輔佐器官,能夠用以窺探事物的矛盾,發現奸邪的人和事。所以說,耳目、嘴巴、心三者要調和呼應,選擇有利的途徑,然後行動。要言辭繁多,而不混亂;到處自由活動,而不迷失方向;情況千變萬化,而不發生危險。其關鍵是能夠觀察並掌握要點和規律。
【原文】
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聖人故不事也。
【譯文】
所以說,沒有視力者不可能顯示給他各種顏色,對沒有聽力者不可能告訴他音樂。因此,有些人是無法交往的,他或者思想閉塞,不可能開通;或者心胸狹窄,不可能接受什麼。這種閉塞不通的人,是不必理會的。
【原文】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諱忌也。眾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譯文】
古人說過:嘴巴可以吃東西,卻不可以隨便說話。語言往往是有忌諱的。俗話說:眾口鑠金,就是說,人們說話,往往由於私心而歪曲真相。
【原文】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譯文】
一般人的常情,說出話來總希望別人聽從,幹什麼事都想取得成功。聰明人決不使用自己的短處,而寧可使用愚蠢人的長處;決不使用自己的笨拙之處;這樣,他就不會陷入困難境地。
【原文】
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長,而談者亦知其用而用也。
【譯文】
說出對方的有利條件,是為了發揮他的長處;說出對方的有害因素,是為了避開他的短處。所以,有甲殼的動物在捍衛自己的時候,一定憑藉自己甲殼的堅厚;有毒 腺的昆蟲在行動時,一定使用毒針刺傷對方。可見,禽獸也懂得使用自己的長處,遊説之士當然應該懂得使用自己的長處。
【原文】
故曰:辭言有五:曰病、曰恐、曰憂、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恐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
【譯文】
言辭按表情可分為五類:一類是病言,二類是恐言,三類是憂言,四類是怒言,五類是喜言。病言,是氣息衰弱而沒有精神的語言;恐言,就像人害怕得斷了腸子那樣沒了主見的語言;憂言,是感情抑鬱而不順暢的語言;怒言,是胡亂發洩而沒有條理的語言;喜言,是盡情訴說而散亂沒有要點的語言。這五種言辭,要精通了才能適當應用,在情況有利的時候才能使用。
【原文】
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於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譯文】
所以,對有智識的人說話,要憑藉博識多見的言辭;與博聞多見的人說話,要靠條理清晰明辨的言辭;與明辨事理的人說話,要靠簡明扼要直中要害的言辭;與高貴的人說話,言辭要有充沛的氣勢;與富有的人說話,言辭要顯得高雅廉潔;與貧窮的人說話,言辭中要以利益引誘;與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談話時要態度謙恭;與勇猛之士談話,要果敢決斷;與過失的人談話,要直率尖銳。這就是說話的技術要領,但是一般人常常違反了這個規律。
【原文】
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
【譯文】
所以,跟聰明人交談時,就用這些技術去啟發他;對愚蠢的人談話,用這種辦法去教導他,就很難達到效果。
【原文】
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而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譯文】
所以語言有很多類型,情況又在瞬息萬變。如果整天講話,不偏離原則,事情就不會混亂;說出的話能隨著事物變化,但不偏離主題,這才算掌握了說辯術。聽話貴在聽得直切,頭腦思考貴在明辨,言辭貴在奇妙。
【結論】
(本篇的主旨是反復分析遊說物件的情況而決定遊說的方法。
全篇分六層:
第一層講要實現遊說的目的,就必須善於修飾言辭。
第二層講要善於辨別虛假的言辭。
第三層講遊說進言要特別謹慎。說話要選擇物件,不要觸犯禁忌。
第四層講遊說之士要善於揚長避短。
第五層講五種非常態的言辭。
第六層講要根據不同的遊說物件而選擇不同的態度與方法。) 

 

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大同世界20-08

大同世界20-08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摩篇第八
(“摩”是“揣”的方法、手段。揣,著重在揣測對方的主客觀情況;摩,著重在觸摩、接觸,在接觸中試探對方,盡力順從對方的心意,以求親密無間。)
【原文】
摩者,揣之術也。內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譯文】
摩意,是與揣情術緊密相連的一種預測術。使運用摩意術時要遵循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必須在暗中行事,不被人察覺。
【原文】
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所應也,必有為之。故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
【譯文】
順著對方的欲望而微妙地觸摩他,他的內心想法一定會以相符合的形式反應出來;一旦反應出來,必定被我們所掌握。在摩意取得成果後,自己要有意而微妙地保持距離,以免被對方察覺,這就是所謂堵起洞口,藏起事頭。使人不瞭解內幕。這種不居功、不顯露的態度,可避免君主的猜疑和別人的嫉妒,既可使事業成功,又不會帶來禍患。
【原文】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
【譯文】
自己觸摩試探對方,讓對方表露真情,言聽計從,我們把揣摩得到的資訊運用到決策中,使用到行動中,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
【譯文】
古代善於使用摩意術的人,就好像拿著魚鉤蹲在深淵旁邊,裝上釣餌,投到水中,是一定能釣到魚的。所以說,這種人主持政事每天都有成績但別人而不被人察覺,指揮戰爭每天都有勝利但別人並不害怕。
【原文】
聖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譯文】
聖智之人謀劃決策在暗中,所以被稱為“神妙”;他的成績人人都能看到,所以叫做“聖明”;所謂主持政事每天都有成績,表現在:他積累德政,人民安居樂業,卻不知道誰給了他們利益;他積累德政,人人都遵循著做,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所以,天下的人都把他比作神明。所謂指揮戰爭每天都有勝利,表現在:他經常不戰而勝,不耗費資財,老百姓不知道為什麼歸服他,為什麼害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把他比作神明。
【原文】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譯文】
聖人在觸摩試探中,根據不同物件採取不同方法。有時平和,有時正直;有時使人喜歡,有時使人發怒;有時利用名聲,有時採取行動;有時講廉潔,有時講誠信;有時講利益,有時講謙卑。
【原文】
平者,靜也。正者,宜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諂也。故聖人所以獨用者,眾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譯文】
平和就是鎮靜的意思,正直就是直率的意思;歡喜就是讓他高興,發怒就是讓他激動;利用名聲是為了啟發他,採取行動是為了促成他;講廉潔是為了保持高潔,講信用是為了明白真情;講利益是為了讓他追求,謙卑是為了迎合對方。聖人所獨自使用的觸摩之術並不神秘,普通人都可以使用;但是,普通人沒有取得成功,原因在於用得不正確。
【原文】
故謀莫難於周密,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必成;此三者唯聖人然後能任之。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譯文】
所以說,謀略最難達到的在於周密,遊說最難達到的是使對方全部聽從,辦事最難達到的是總是能夠取得成功。在謀略、遊說、辦事這三方面都做得正確,只有聖人才能夠達到。
要想謀略一定周密,必須選擇與自己親密結交的思想相通的人士,這就叫做結交親密而沒有裂縫。要想辦事成功,必須要符合揣摩之術,這就叫做道理、技巧與時機三者相互配合。要想遊說使人信服,必須與對方思想感情相吻合,這就叫感情相合便言聽計從。
【原文】
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於勢譬猶是也。
【譯文】
世界上的事物都歸向自己的同類:把柴拋到火裡,乾燥的柴首先燃燒;在平坦的地方倒水,濕潤的地方首先進水。物類互相應和,在形勢上必然如此。
【原文】
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夫幾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譯文】
所以,在外部觸摩試探,必然得到內心相同的應和,就像物類互相應和一樣。所以說,用同類的想法去觸摩試探,哪有不相呼應的呢?順著他的欲望去觸摩試探,哪有不聽從的呢?因此說觸摩試探之術是唯一能通行的方法。總之,見到了事物的幾微跡象便毫不遲疑地採取行動,不坐失良機;事情成功了而不保守居功。久而久之,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結論】
(本篇分四層意思:
第一層講摩的重要性,強調只有通過觸摩試探,才能瞭解對方的真實思想,取得信任。
第二層講善於摩者,必須“謀之于陰”而“成之于陽”,要隱秘而有耐心。
第三層講觸摩試探的各種方法,強調要善於變化,因人而異。
第四層講摩成功的關鍵是“摩之以其類”,並要把握時機。)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大同世界20-07

大同世界20-07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揣篇第七
(揣,揣測、探求。
揣測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量權”,衡量物件的權勢實力,如諸侯國的自然條件與政治經濟形勢;
二是“揣情”,揣測物件的思想動態。)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
【譯文】
古代善於憑藉天下各種條件來施展才能、發揮作用的人,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權勢實力,揣測各位諸侯的性情思想。如果對權勢實力權衡得不詳盡周密,就不瞭解各國之間強弱虛實的差別;如果對諸侯的性情思想揣測得不夠真實透徹,就不瞭解那些隱蔽的資訊和瞬息萬變的世情。
【原文】
何謂量權?曰:度于大小,謀於眾寡;稱貨財有無之數,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揆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智慧,孰多孰少?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凶?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辨?能知此者,是謂量權。
【譯文】
什麼叫量權?就是說:要衡量國土的大小,考慮國民的多少;衡量經濟實力的強弱,計算國民戶數的多少及財產貧富情況;要考察一國的地理形勢,有哪些有利及不 利的地形條件;考察某個國家是否有真正的善謀之士;考察君臣之間關係,哪個君主親近賢人疏遠小人,哪個君主親近小人疏遠賢人;哪一國的國卿、門客中有多少足智多謀之士;還要觀察國家發展的大的趨勢,誰有禍,誰有福,誰有凶,誰有吉;觀察諸侯間的關係,誰有親密可靠的盟友,誰沒有可以利用的盟國;觀察民心的相背和變化,哪裡民心安定,哪裡民心不穩,誰受人擁戴,誰被人憎惡;活動起來,哪裡方便靈活,哪裡情況熟悉;誰知道這些,才叫做能把握天下政治形勢的變化。
【原文】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
【譯文】
揣測真實意圖的時機,一定要選擇物件非常高興、喜悅的時候,想法刺激他的欲望,在他吐露欲望的時候,我們便能探測到他的真情。
【原文】
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
【譯文】
一定要選擇物件十分恐懼的時候,前去會見他,極力引誘他傾吐他厭惡、害怕之事,在他傾吐這些時,我們就能探測到他的真實思想。
【原文】
情欲必出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
【譯文】
還一定要瞭解那個人感情欲望的變化。如果觸動了物件的情感,還是摸不清他的變化,便暫且放開那個人,不跟他交談,轉而去詢問他親近的人,從而瞭解到他的意圖所在。
【原文】
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譯文】
內心發生情感變化,一定會從外部表現出某種形態。所以,一定要經常從外部表現出來的形態去深入瞭解內心隱藏的思想感情,這便叫做探測人的內心深處而揣度人的情意。
【原文】
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於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
【譯文】
如果要謀劃國家大事,就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權勢實力;如果要遊說君主,就一定要周詳地揣測他的真實思想感情。一切計謀和願望,都要通過這種揣測之術。有的人顯貴,有的人低賤;有的人被重用,有的人被輕視;有的人獲利,有的人受害,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其規律是一致的,那就是善於揣測的人便顯貴、獲利、成功, 否則,便低賤、受害、失敗。
【原文】
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此謀之大本也,而說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難為。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言必時其謀慮。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變。生事者,幾之勢也。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後論之也。
【譯文】
即使有先王的治國方法,有聖人智者的謀略,如果不揣測真情的話,也無法尋求那隱藏的東西。可見,這揣測之術是謀略的根本,是遊說的法則。善於揣測的人,經常跟別人接觸謀事,卻沒有誰能夠超過他;他在事情發生之前便能準備好,這是最難辦到的。所以說,揣情是最難掌握的,這就是說最難掌握別人內心的謀劃。即使是蚊子的飛動和蟲子的蠕動,無一不是為利害所驅使,無一不是趨利避害的有目的的行為。能在變化中掌握主動權的人,都善於掌握事物初起時的形勢而撥動之。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揣情術,善於修飾言辭,是說辭生動而有文采,而後再進行論說。
【結論】
(本篇可分四段:
第一層並提“揣”的兩項內容:“量權”與“揣情”。
第二層論述“量權”。“量權”是衡量天下國家的權勢。
第三層論述“揣情”。“揣情”的物件是君主,即揣測君主內心的真實思想感情。
第四層總結全文,而重點闡述“揣情”的重要性與難度。)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大同世界20-06

大同世界20-06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忤合第六
(忤,抵觸,違背心願;忤的結果是“倍反”,即彼此思想不合而背離。合,閉合、符合、適合。選擇計謀相合的物件,使彼此親密無間,就是“趨合”。“忤”與“合”是趨向相反的對立面。忤:去就、離合、背向)
【原文】
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
【譯文】
凡是湊上去迎合人,或者意見相反而各自離開,都要有恰當合適的計謀。事物的發展變化,既像圓環一樣迴圈連接,又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有自己的特點和現實背景。人們要反反復複從正面反面仔細研究,根據不同事態確定不同的處理辦法。
【原文】
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禦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譯文】
所以,聖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立身處事,實施教化,弘揚美好名聲,闡明事物名份,都一定要抓住事物發展的關鍵,觀察社會發展的趨勢,瞭解國家多餘什麼缺少什麼,根據這一切事先瞭解的情況,促使事物發生運轉變化。
【原文】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于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
【譯文】
世界上沒有永遠高貴的事物,做事情沒有永遠不變的老師。聖人也不是每件具體事情都參與,但又可以說沒有一件事情不參與(因為他為人們制定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模式);聖人看上去對什麼事情都不打聽,但又什麼事情都明瞭,(因為他掌握了世間事物的基本規律);對於那些可成大事而且與我們決策相合的君主,就可以代他主持國家大計。
【原文】
合于彼而離於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於是,忤於彼;忤于此,反於彼。
【譯文】
自己與那一方結合,必然會背離這一方,因為計謀不可能對雙方都忠誠。所以必須有“反忤之術”:順從這方的利益,就必然違背那方的利益;違背這方的利益,就必然順從那方的利益。
【原文】
其術也。用之於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于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於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於身,必量身材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箝之術。
【譯文】
實行忤合之術,如果運用到天下,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情況再制定實施措施;把它運用到一個諸侯國,必定依據諸侯國的情況來制定措施;把它運用于大夫封地,必定衡量封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實施措施。無論範圍大小,不論進攻之計還是退卻之策,運用的原則都是一致的。必先謀劃考慮,確定何去何從,然後用“飛鉗”之術來實現它。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後合于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譯文】
古代善於選擇相背去就的人,在全中國所有的諸侯國自由活動,在相違背或者相契合的不同地方縱橫馳騁,然後情況選擇君主,親密合作。所以,商朝開國賢臣伊尹,五次接近商湯,五次接近夏桀,他在夏朝不能施展抱負,然後選擇商湯,君臣親密合作。周朝開國元勳呂尚,三次接近文王,三次進入殷商國都,他在殷商得不到賞識,最後與周文王親密合作。他們在活動中明白了天意的歸向,所以最後毫無疑慮地投向了新王朝。
【原文】
非至聖達奧,不能禦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知,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譯文】
人們如果不是非常聰明高尚並且通達高深的道理,便不能治理天下;如果不勞心苦思,便不能摸清事物的本質;不全神貫注地觀察實情,便不能成就美名;如果才能智慧不夠,就不能指揮戰爭;過於老實而無真知灼見,便不可能瞭解別人。所以要實行“忤合”之道,決定背離誰與歸向誰,一定先要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估量一下自己的優點和短處,看那些方面別人不如自己。這樣,才可以入政,才可以退隱,才可以縱橫捭闔施展抱負。
【結論】
(本篇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討論實行忤合之術的必要性。所謂“忤”,就是意見相互抵觸而彼此背離,又稱作“倍反”。所謂“合”,就是意見契合而走到一起。
第二層講如何實行忤合之術,那就是周密瞭解情況,認真謀劃,然後行動。
第三層列舉歷史上運用“忤合之術”成功的範例,並闡明實行“忤合之術”的主觀條件。)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大同世界20-05

大同世界20-05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飛箝第五
(講如何控制對方的方法。
一是“鉤鉗”:使用各種方法(包括言辭、重累等)鉤出對方的真實思想,然後加以控制;
二是“飛鉗”:遠遠地把話語傳給對方,主要是恭維、讚揚的話語,從而使對方上鉤。
主旨是研究對方的性情、才能、愛好,使對方說出真實思想,然後運用各種手段牢牢控制。)
【原文】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譯文】
凡是估量別人的權謀、測量別人的才能,都是為了徵召遠處或近處的人才,使他們前來效力。要確立便於控制別人的地位和權力,制定有關事宜,一定先要仔細觀察各人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分辨他們的觀點是正確還是錯誤;瞭解他們的言辭是真實還是虛假,判斷他們的謀略是有用還是無用;以此來決定關係到國家安危的計策,確立他是應該親近的賢人還是應該疏遠的小人。然後認真權衡,如果發現具有矯時救弊能力的人才,便徵召他,聘取他,重用他。
【原文】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
【譯文】
把讚揚、引誘的話語遠遠地傳給他,然後穩穩地控制住他。這種引誘控制的話語,在交談時要忽而表示贊同,忽而不合,以便瞭解對方的真情。
【原文】
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後重累;或先重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
【譯文】
如果對方不好對付,有時可以先徵用他,來到之後擔負重任試驗他的才能;或者先給他擔負重任,再指出他的短處。有時重用是為了指摘他,有時指摘是為了重用他。
【原文】
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
【譯文】
在任用人才時,或者用金錢、珍寶、珠玉、美女來引誘收買;或者給他施展才華的機會和權力以控制他;或者抓住他行動中的漏洞、弱點和錯誤,進一步鉗制住他。
【原文】
將欲用之於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阻險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譯文】
若要將飛鉗之術運用到政治鬥爭中,去遊說君主時,一定要先審度這位君主的權謀,衡量他的才能,觀察天時是否宜於我們行動,審察地形、地貌是否有利,看這個國家軍事、經濟實力如何,看這個國家盟友多少及國際形勢是否有利,看這個君主胸如何、關心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然後再遠遠傳出誘導讚揚的話語,從而 抓住他的心理,牢牢控制住他。
【原文】
用之於人,則量智能、權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也。此飛箝之綴也。
【譯文】
用飛鉗之術與人打交道,要先衡量他的智力才幹、才能、氣度儀錶,抓住他的喜好和弱點,去迎合他、附和他,用誘導的話語結交他,用我們的意圖去開導他啟發他。這便是飛鉗之術中的牽制手段。
【原文】
用之於人,則空往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箝而縱,可箝而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雖覆能複,不失其度。
【譯文】
在與人相謀時,放出空的讚揚頌美之詞,使對方說出真情,收到實效,然後緊追不放,研究他話語中的真意。這樣,便牢牢控制住他,可引他直走,也可以引他橫走;可引他向東,也可以引他向西;可引他向南,也可以引他向北;可以引他往回走,也可以引他否定他的舊策。即使有時失敗,也可以恢復主動,不會失去控制手 段。
【結論】
(本篇分三層,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研討如何控制對方。
第一層從君主的角度討論如何運用飛鉗之術對待人才。
第二層從遊說之士的角度討論如何運用飛鉗之術對待君主。
第三層從遊說之士如何對待普通人的角度討論飛鉗之術,也強調要周密瞭解對方,緊緊抓住對方,加以控制利用。)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大同世界20-04

大同世界20-04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抵戲第四
(抵,意“擊”,可延伸為處理、利用;巇,裂縫。抵巇,針對社會所出現的裂縫即各種矛盾與問題,而採取的不同的對策:或加以補救,使其恢復原態;或因勢利導,建立新的秩序。捭闔、反應、內楗,均為遊說之術。抵巇,是討論遊說之士從政的原則和態度。)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譯文】
世間事物都有自己本身存在的道理,社會事件有自己的分合規律。有的近在眼前卻看不到,有的遠在天邊卻瞭解得很清楚。近在眼前卻看不到的原因,是不能考察對方的言辭,遠在天邊卻瞭解得很清楚的原因,是因為對它的歷史和現狀做了深入研究。
【原文】
戲者,罅(ㄒㄧㄚˋ)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戲始有眹,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戲之理也。
【譯文】
所謂巇,裂縫的意思,裂縫不及時堵塞,就會成為大裂縫,使得器物崩裂。裂縫開始時是有徵兆的,可以採取不同的措施對待它,或者堵塞,或者排除,或者使事故平息,或者使事故消失;如果已經無法挽救了,便用新的事物來取代它。這就是抵巇的道理。
【原文】
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身;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蘖(ㄅㄛˋ)之謀,皆由抵戲。抵戲隙,為道術。
【譯文】
事物出現危險徵兆時,聖人便能察覺,他能保持清醒認識,精神不受干擾,根據情況的變化來分析事物,因而能夠通達計謀,辨析細微的現象。萬物開始時,常常微小得像秋天羽毛的末端,一但成長壯大,就像泰山山腳那樣巨大穩固。聖人用他的智謀處理萌芽狀態的危機時,都要運用“抵巇”之術。針對裂縫採取措施的抵戲之術,是一種道術。
【原文】
天下紛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鼠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戲罅。聖人見萌牙戲罅,則抵之以法。
【譯文】
天下分裂紛亂,上沒有英明的君主,公侯大臣沒有道德,小人當權,譭謗陷害好人,有能力的人不被任用,有智慧才能的人遠遠逃避躲藏,貪圖財利虛偽欺騙的人到處活動。君臣互相蒙蔽,國家土崩瓦解,互相殘殺,百姓流離失所,父子離散,親友反目成仇。這樣的情況就叫做產生了裂縫。
【原文】
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譯文】
如果世界還可以治理,便採取措施堵塞裂縫;如果已經不可挽救,就用新的秩序來取代它。或者用這種措施治理,或者用那種措施治理;或者使它返回到原來的狀態,或者使它覆滅。
【原文】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譯文】
上古時代,五帝相互禪讓,發現裂縫就及時堵塞;夏商周建立新王朝,除掉原來的暴政,建立新的秩序。現在諸侯之間相互攻擊爭戰,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在這種時代,能正確掌握抵巇之術的人便是值得推崇的人。
【原文】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戲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
【譯文】
自從開天闢地,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總會出現裂縫,不可不認真觀察研究。能用抵巇之道來研究處理事物的人,便是聖人。世上沒有什麼裂縫可處理,他們就深深隱居,等待時代的召喚;時代發生了裂縫,可以大展身手時,他們便出來謀劃。他們可以與君主共事謀劃,取得信任;也可以號召指揮民眾。他們能夠遵循抵巇之術,掌握天地間的神妙變化。
【結論】
(本篇講抵巇之術,即如何對待社會矛盾的措施。
全篇可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講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合有離,都會產生裂縫,產生矛盾,從政者一定要善於觀察矛盾的徵兆,採取不同的態度對待。
第二層講事物和矛盾都是從細微發展到巨大的,聖人能夠抓住事物的危險徵兆採取措施。
第三層講天下裂縫擴大、矛盾激化時,要分別 採取兩種措施:可以補救,就協商當權者補救;不可以補救,就取而代之。
第四層講抵巇之術是符合自然規律的聖人之道,人們應該根據時代的要求靈活運用。)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大同世界20 -03

大同世界20-03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內楗第三
(“內”,內心世界;“楗”,緊密結合,門栓,鑰匙。“內楗”作為遊說之術:向君主進獻說辭,要深入到君主的內心世界,使雙方的關係就像門栓和門、鑰匙和鎖一樣緊密結合,親密無間。)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禦,遙聞聲而相思。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
【譯文】
君臣上下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微妙,有的血緣關係疏遠,思想上卻很親密;有的血緣關係親近,思想上卻很疏遠。有的人親近靠攏,卻不被任用;有的人離開朝廷,卻 被尋找徵召。有的人每天都出現在面前,卻不受歡迎;有的人只遠遠地聽到名聲,確很渴望想念。這都是由於相知的程度的不同所致,本源於平素中的交結。
【原文】
或結以道德,或結以党友,或結以財貨,貨結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親密無間的關係,有的靠道德彼此結合,有的是志趣相投,有的使用金錢物質拉攏,有的靠進獻美女來討歡心。能夠揣摩對方意圖而相互結交,那麼,想進就可以 進,想出就可以出;想親密就可以親密,想疏遠就可以疏遠;想接近就可以接近,想離開就可以離開;想徵召就可以徵召,想思念就可以思念。就好像青蚨蟲的母蟲 細心地保護它的幼蟲,無論出人,都無間無隙,自由往來,沒有誰可以阻止。
內者,進說辭也。楗者,楗所謀也。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禦其志。方來應時,以和其謀。
【譯文】
所謂“內”,就是使進獻說辭能夠深入對方的內心;所謂“楗”,就是使自己的謀略與對方相合。想去遊說就必須暗中揣度對方的心意,出謀劃策時要順應君主的意 願。暗中考慮自己的決策是否符合時宜,公開講清此決策的得失優劣,以迎合君心。決策必須既合時宜,又合君意。
【原文】
詳思來楗,往應時當也。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順辭也;說來者,以變言也。
【譯文】
必須讓君主覺得我們進獻的決策既跟形勢又合他意。否則,若其中有不合君意之處,這決策就難以付諸實踐。因此,就要重新揣摩形勢需要,以便於推行實施出發, 去改變決策。讓君主接受經過這樣變更後的決策,就像用鑰匙開鎖那樣一舉即得了。談歷史事件時,要用“順辭”,充分肯定君主的所作所為;但討論未來的事,要 用“變言”,講些有變通餘地的話。
【原文】
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見其謀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為謀也。
【譯文】
運用自如地改變決策的人必須審知地理形勢,明于天道,又有改變固有順序、善於應變的能力,並能合於陰陽變化規律,從而能夠管理民眾。考察瞭解需要處理的事 物,掌握君主的意願志向。若我們的決策不合君意,那說明某些心意、某些情況我們沒有瞭解清楚。若表面上同意我們的決策但實際上並不實行,就說明君主表面上 與我們親近但實際上卻很疏遠。如果決策不合君主的意圖,聖人也難於將決策付諸實踐。
【原文】
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禦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
【譯文】
所以,表面關係疏遠而思想親密的,一定是暗中思想相合;表面關係親近而思想疏遠的,一定是彼此志向不合。靠攏君主反而不被任用的,一定是謀略不恰當;離開 君主反而被徵召的,一定是所謀劃的事在後來應驗了。每天出現在君主目前卻不受歡迎,一定是建議措施不合君意;遠遠聽到聲譽便想念的,一定是謀略相合,期待 他前來決斷大事。所以說,凡是不瞭解同類情況便想做事,就一定會遭到拒絕;凡是不瞭解內心想法便進行遊說,就一定會被人非難。只有瞭解到真情,才能制定並 實現自己的謀略。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出,可以入,可以相合,可以離開。
【原文】
故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萬物。由夫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論去就。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
【譯文】
所以,聖人立身處事,遵循這種規律來預先瞭解情況,從而跟各種人和事物相互緊密結合。通過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等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採取 《詩經》、《尚書》中的語句,使之跟自己的想法相同,或者增添些內容,或者減少些內容,再仔細衡量一下君主的思想和我們的決策之間的差距大小,以決定是離 去還是留下。如果想要合作,便從進取方面努力,以求思想相互吻合;如果想要離開,就採取消極的辦法,儘量退避。
【原文】
外內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名入產業,曰楗而內合。
【譯文】
無論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退避,都一定要通曉道術,這樣才能揣測計畫未來的事情,發現疑難之處才可以迅速決斷。運用策略時不可失誤,不斷建立功業和積累德政。要善於管理人民,建立秩序,增加財富,使國家富強,這叫做“楗而內合”,即謀略與思想相吻合。
【原文】
上暗不治,下亂不寤,楗而反之。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若命自來,己迎而禦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
【譯文】
若碰上君主在位不理朝政,臣下胡作非為不明事理,那麼進獻謀略就會遭到拒絕,自己就要反身而退。若遇到自視甚高、剛愎自用的君主,就先奉迎他,為他歌功頌德,博取他的歡心後再逐步說動他;若覺得某位君主不堪依附而欲離他而去,要心存戒備與之結交,要依據所面臨的環境形勢來靈活決定策略,不露聲色,急流勇退 是最好的辦法。
【結論】
(“內揵”是說向君主進獻說辭,首先要深入瞭解真實的情況和君主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使雙方緊密結合,關係親密無間。
全篇分四層:
第一層分析君臣上下之間 的關係複雜微妙,血緣關係與實際關係往往相反。
第二層講掌握對方的真實情況與真實心理,是遊說成功或失敗的關鍵。
第三層講要明“道術”,針對不同的物件、 不同的情況,靈活地運用“內揵”之術。
第四層是講“揵”(揵所謀),即如何跟君主結交的問題。)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大同世界20 -02

大同世界20 -02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反應第二
(反,反復,反面;應,反應,應和。反應術:通過正面或反面地反復觀察、瞭解、辯說,準確地掌握對方的反應,包括心理、語言等反面的反應,以便緊緊抓住對方,並準確地制定自己的基本策略。)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複以驗來;反以知古,複以知今;反以知彼,複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複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譯文】
自古到今,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是同大道共同生存的。可以用大道返過去觀察以往,翻過來驗證將來;返過去了解古代,翻過來瞭解將來;返過去了解別人,翻過來瞭解自己。事物動靜虛實的道理,如果跟現在和將要發生的事情不合,便返回去研究古代的歷史,從而尋求出正確的答案。事情往往通過研究古代而驗證現在,這是聖人的教導,我們不能不認真地考察。
【原文】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譯文】
別人在講話,這是動;我沉默不說,這是靜。要順著對方的話,瞭解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思想感情。對方語言中有不合真實的情況,便反復詢求,對方一定會應和,把真實情況說出來。
【原文】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
【譯文】
語言常常使用象徵比喻的方法來表達內容,事物一定有可供類比的先例。有了象徵和類比,就可以觀察對方下一步的想法和言行。所謂象,就是指言辭中事物的外在形貌。比,是指言辭中的隱含意圖。根據無形的道理來探求有聲的言辭。
【原文】
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綱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綱也。常持其綱驅之。
【譯文】
啟發誘導的話如果合符事理,便可使對方回答,從而瞭解到他的實在情況。這就像張開捕獸的網去捕捉野獸,只要在野獸出沒的地方多設置一些網,伺察等候著,就一定能捕捉到野獸。方法適合事理,對方當然會自己說出一切,這便是一張釣人的網。自己經常拿著這個綱驅使對方入網。
【原文】
其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己反往,彼複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複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愚智,事皆不疑。
【譯文】
如果對方發言不合,不肯接近,便改變方法來對付。用形象的語言打動對方,投合他的內心想法,瞭解他的真情,從而控制住他。彼我雙方,反復交談;而且語言有象徵反映的內容,又有可供比較的先例。因此,在反復交談中可以判斷出基本情況,確定基本的策略。然後,反反復複,周密審核,任何事情都可以從對方言辭中偵知。聖人誘導愚人和智者的方法不同,但都可以確定無疑地取得成功。
【原文】
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察)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
【譯文】
古代善於從正反兩面反復瞭解事物的人,往往採用鬼神不測的變化手段來瞭解真實情況。在手法變換中打動了對方,就可以明察對方的真情了。如果觀察不詳細周密,得到的情況便不清楚;得到的情況不清楚,決定的基本策略便不周詳。
【原文】
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
【譯文】
運用象徵和類比,變化莫測,對方一定有返回的言辭,然後收集回饋回的資訊。想要聽到對方的聲音,自己反而要沉默;想要張開,反而先收攏;想要上升,反而先下降;想要奪取,反而先給予。想要使對方開誠相見,就用象徵性的語言試探,並說出先例,從而誘導對方發言。
【原文】
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
【譯文】
相同的聲音自然會彼此呼應,相同的事物必然歸結為相同的道理。或者順著這種道理,或者順著那種道理,或者像侍奉君長一樣,或者居高臨下。這樣分辨出真假,瞭解到相同及差異之處,觀察到對方是忠誠還是欺詐。
【原文】
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複,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
【譯文】
對方的動作、言語、口氣,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去考察;對方的歡喜、憤怒,都可以用這些方法去發掘原因。通過反復的言辭試探,求得對方答覆,來觀察對方言辭中寄託著的真情。使用這種方法,自己要保持平靜,才能聽取對方的言辭。
【原文】
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
【譯文】
考察對方所說的事情,探討萬事萬物,分辨實力強弱。即使對方所說不是自己當前急於瞭解的事,也可以憑藉微小的徵兆推知同類的情況。要想瞭解別人,可以深入他的內部,從而衡量他的才能,猜中他的想法,就會像符節一樣相合,不會發生失誤,像螣蛇一樣指向明確,像後羿射日一樣百發百中。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若舌之取燔骨。
【譯文】
所以要瞭解外界的人和事,首先從瞭解自己開始。雙方互相瞭解,志同道合,就好像比目魚一樣。自己對自己有充分的瞭解,才能準確掌握對方的意圖,就像有光線就會有陰影,就像用磁鐵去吸鉄針,又像用舌頭去吮烤熟的骨肉。
【原文】
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譯文】
他交接別人,方式很微妙,他發現情況,反應很迅速;他的方法,有時陰柔,有時陽剛,陰柔與陽剛相互結合;有時圓轉,有時方正,方正與圓轉相互搭配。情況還不清楚,就用圓轉靈活之道來引導對方;如果情況已經清楚,就用方正直率的方法處理。
【原文】
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譯文】
前進,後退,向左,向右,都要堅守上述方法。自己先不確定,觀察別人就不會準確,處理事情就不會巧妙,這便叫“忘情失道”。自己先有定見,再去瞭解別人,就會策略巧妙不漏痕跡,沒人能看出其中訣竅,達到自然巧妙的境界,可以叫做“天神”。
【結論】
(本篇分四層:
第一層講要運用“反覆”的方法,瞭解過去、現在、將來,瞭解自己和對方,觀今鑒古,知己知彼。
第二層講要善於誘導對方發言,靜聽對方的發言,反復推敲,掌握真實情況,以確定自己的謀略。
第三層講反應之術要善於變化,特別是善於從不同的角度變化,善於以柔克剛,從而達到“見微知類”、鬼神不測的境界。
第四層講要瞭解別人,首先必須瞭解自己,自己有了定見,才能正確而靈活地運用各種策略,進退自如。) 

 

大同世界20 -01

大同世界20 -01
鬼谷子著作:《鬼穀子》(《捭闔策》)。
捭闔第一
(捭,打開;闔,閉合。所謂“捭闔”從遊說的角度看,“捭”〜公開說出自己的意見,並引發對方說出意見;“闔”〜保持沉默,讓對方先說出他的意見。可以採取不同的手段去進行遊說,誘導對方,求同存異;也可以採取不同手段去瞭解人才,使用人才。)
【原文】
奧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譯文】
考察古代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那些聖人之所以成為普通民眾的先知先覺的引導者,是因為他們能夠觀察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陰陽變化,揭示萬物的規律,給它們命名。能夠洞曉萬事萬物的生成、發展、滅亡的道理,瞭解萬物的始終,領悟人們的心理,發現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其關鍵所在。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事,從古至今,都是遵循這樣的規律。
【原文】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譯文】
事務是變化無窮的,各有不同的歸宿。有的陰,有的陽,有的柔,有的剛,有的開放;有的閉合;有的鬆弛,有的緊張。因此,聖人在處理世間事物時,總是發現事物規律,把握事物關鍵,周密地考察事物的先後順序,權衡權謀的優劣和才能的強弱,比較技藝的短長。
【原文】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譯文】
世人中有賢良者有和不肖之士,有聰明的、愚蠢的,勇敢者和怯懦者,有仁人君子,有苟且小人等等,千差萬別千模百樣。應該針對不同的人品素質區別對待,採取不同措施。有的可以放手使用,有的要拒絕不用;有的提拔,有的斥退;有的可以輕賤,有的可以推崇。要順應人們的自然品行區別對待他們。
【原文】
審定有無,與其虛實,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
【譯文】
當要重用某人時,要周詳地判斷他有沒有才能,為人是真誠還是虛假,根據他的嗜好來發現他的志向、思想。試探性地駁斥他的言論,反復闡明自己的見解,從而探尋對方的真實情況,瞭解到他的志向主張。
【原文】
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譯文】
如果對方閉口不說,要設法使他開口,以瞭解他追求什麼利益。然後,或者開口向對方展示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示沉默,以進一步試探對方。向對方展示自己的想法,是用贊同的方法使雙方思想相合;向對方表示沉默,是用反對的方法來試探對方的誠意。對方贊同或者不贊同,一定要審查清楚他的計謀,考察雙方意見同異的 根源。意見乖離或者相合,有一個根本點要守住,即首先抓住對方的思想。
【原文】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
【譯文】
如果想開啟發動,以周詳為貴,不可草率;如果想閉合不動,以隱秘為貴,不可洩露。周詳與隱秘的可貴,在於它的微妙,並且與自然之道相契合。開啟發動,是為了探測對方的虛實真假;閉合不動,是為了爭取對方的真誠合作。
【原文】
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
【譯文】
首先全部瞭解他對事物重要與否的判斷,再確定處理標準,並對他的意見進行思考謀劃。如果對方的意見不符合實際,就要針對情況自己另行獨立考慮。所以說,通過開啟發動之後,或者開導他幫他完善決策,或者讓他吐露決策以便我們汲取;通過閉合觀察之後,瞭解到對方有誠意便爭取啟用他,瞭解到對方無誠意便去之不用。
【原文】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復反忤,必由此矣。
【譯文】
開啟和閉合是與自然之道相符合的方法。天地通過開啟和閉合,使陰陽二氣發生變化,使四季交替運行,萬物化育生長。遊說中的縱橫變化,對道理的反復闡述,都必定通過開啟與閉合的途徑。
【原文】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矣捭闔,制之以出入。
【譯文】
開啟與閉合,是自然之道的最重要的變化,也是遊説之辭的主要變化。一定要預先周詳地研究開合變化的方法。口是心的門戶,心是精神的主宰。人們的志向、欲望、思想。智謀等,都通過口這座門戶說出來。所以,要用開啟和閉合的變化來控制思想的表達。
【原文】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
【譯文】
使用捭術,就是讓對方開口,讓對方說話,這就是陽道。使用闔術,就是讓對方閉口,讓對方沉默,這就是陰道。懂得了陰道和陽道的交替使用,就能夠懂得“終” 和“始”的意義了。我們把長生、安樂、富貴,尊榮、揚名、寵愛、財利、得欲等歸類為陽,把它稱作人生初始的追求;我們把死亡、憂患、貧賤、困苦、受辱、拋 棄、失利、失意、有害、受刑、被罰等等歸類為陰,把它稱作人生忌諱。
【原文】
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譯文】
各種言論屬於陽一類的,都叫做始,它從正面宣傳利益好處,從而使事情有一個好的開端;各種言論屬於陰一類的,都叫做終,它從反面宣傳危害壞處,從而結束不適當的謀略。
【原文】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譯文】
開啟和閉合的方法,要從陰陽兩個反面試探。跟性情陽剛、積極進取的人說話,內容要高遠積極;跟性情陰柔、消極退守的人說話,內容要微小切近。用低下的言論 來適應志向微小的人,以高昂的言論來適應志向遠大的人。根據這個方法遊說,沒有什麼地方不能出入,沒有什麼物件不可說服。可以遊說普通人,可以遊說大夫, 可以遊說諸侯各國,可以遊說天下。
【原文】
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陽遠終陰,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
【譯文】
從小的方面入手,可以小的不能再小;從大的方面方面著眼,可以大的不能再大。增加或損害,離開或接近,背離或返回,都用陰陽開合之道來控制。陽活動前進,陰靜止隱藏;陽活動外出,陰隱藏入內。陽反復運動,轉化為陰;陰發展到極點,轉化為陽。
【原文】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譯文】
憑陽氣活動的人,要用道德相互促進感化;憑陰氣靜止的人,要用可見的行動相互幫助成功。從陽的方面去追求陰,要用德行去包容對方;從陰的方面去接近陽,要 盡力氣去辦事。陰陽相互追求,相互結合,必須通過開啟與閉合的途徑。這便是天地間的陰陽之道,也是遊說別人的方法。它是辦好事情的先決條件,也是方正、圓 融等各種手段變化的途徑。
【結論】
(本篇分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講聖人是大道的體現者,是群眾的引導者,他們最能掌握陰陽開闔之道。
第二個層次講聖人利用開闔之道來瞭解人才,使用人才。
第三至第五個層次講任何運用開闔之道進行遊說:
第三層講實行開闔之術,必須周詳而隱秘,及時取捨;
第四層講確定遊說的內容,必須符合開闔之道;
第五層講採取開闔手段,必須針對不同的物件。)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大同世界19-3

大同世界19-3
前述:鬼谷子著作《本經陰符七術》:
鬼穀子《本經陰符七術》的《中經》。
中經:從內部管理處置。
“中經”,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
救拘執,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儔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蓋士,當世異時,或當因免闐坑,或當伐害能言,或當破德為雄,或當抑拘成罪,或當戚戚自善,或當敗敗自立。
故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鬥郤,綴去卻語,攝心守義。
本經紀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
接續繼續介紹鬼谷子的著作:
〜〜〜
《六韜》
《六韜·鬼穀子》為其中之一。
《六韜》,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作,採用文王與姜太公問答的形式。
《六韜》對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並蓄,儒家發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信罰必,《六韜》都加以吸收包容。
尤其是匯綜了先秦兵學的諸多精華,內容豐富。
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武韜》論用兵,《龍韜》論軍事編制,《虎韜》論特殊作戰、武器和陣型,《豹韜》論戰術使用,《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
自西漢以後,逐漸受到重視。
如劉備曾臨終要求劉禪讀《六韜》,諸葛亮也曾將《六韜》與《申》、《韓》、《管子》等書手抄一遍。
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始,《武經七書》成為武試必讀的書,對中國兵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鬼穀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
今本《鬼穀子》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含《捭闔》、《反應》、《內鍵》、《抵巇》四篇。
中卷含《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等八篇,以陰陽捭闔為基礎,說的是各種謀略權術的使用,頗適用於競爭環境。
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等三篇,其中述盛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等其中自我修煉方法,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大同世界19-2

大同世界19-2
前述:鬼谷子的《鬼穀子》一書:
《鬼穀子》十四篇。
《本經陰符七術》
鬼穀子的著作《本經陰符七術》。
《持樞》
持樞:掌握住行動的樞紐,才能控制行動的規律。
接續繼續介紹鬼谷子的著作:
〜〜〜
《中經》
中經:從內部管理處置。
“中經”,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執,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儔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蓋士,當世異時,或當因免闐坑,或當伐害能言,或當破德為雄,或當抑拘成罪,或當戚戚自善,或當敗敗自立。
故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是以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鬥郤,綴去卻語,攝心守義。本經紀事者,紀道數,其變要在《持樞》、《中經》。
“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者,謂爻為之生也,可以影響、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言必《詩》、《書》,行不僻淫,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貌莊色溫,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隱情塞郤而去之。
“聞聲和音”,謂聲氣不同,則恩愛不接。
故商角不二合,微羽不相配。能為四聲主,其唯宮乎?故音不和則不悲,不是以聲散傷醜害者,言必逆於耳也。雖有美行盛譽,下可比目,合翼相須也,此乃氣不合、音不調者也。
“解仇鬥郤”,謂解贏微之仇。鬥郤者,鬥強也。強郤既鬥,稱勝者,高其功,盛其勢。弱者哀其負,傷其卑,汙其名,恥其宗。
故勝盅,聞其功勢,苟進而不知退。弱者聞哀其負,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為是也。郤無極大,禦無強大,則皆可脅而並。
“綴去”者,謂綴已之系言,使有餘思也。
故接貞信者,稱其行、厲其志,言可為可複,會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驗以結往,明款款而去之。
“卻語”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數短之外,議其短驗之。動以忌諱,示以時禁,其人因以懷懼,然後結以安其心,收語盡藏而卻之,無見己之所不能於多方之人。
“攝心”者,謂逢好學伎術者,則為之稱遠方驗之,敬以奇怪,人系其心於已。效之於人,驗去亂其前,吾歸於誠已。遭淫色酒者,為之術音樂動之,以為必死,生日少之憂。喜以自所不見之事,終可以觀漫瀾之命,使有後會。
“守義”者,謂守以人義。探心在內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從外制內,事有系由而隨也。故小人比人則左道,而用之至能敗家辱國。非賢智,不能守家以義,不能守國以道,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譯文:
“中經”所說的是那些救人危難,給人教誨和施以大恩大德的人。如果他們救助了那些拘捕在牢房的人,那些被救者,是不會忘記其恩德的。能言之士,能行善而廣施恩惠,有德之人,按照一定的道義準則去救助那些被拘押的人,被拘押的人一旦被救,就會感恩而聽命了。一些士人,生不逢時,在亂世裡僥倖免遭兵亂;有的因善辯而受殘害;有的起義成為英雄,更遭受陷害;有的恪守善道;有的雖遭失敗,卻自強自立。
因此,恪守“中經”之道的人,推重以“中經”之道施於人,而不要被他人控制。控制他人者掌握主動權,而一旦被他人控制,就會失掉許多機遇。“中經”之道就是關於“見形為容,象體為貌,聞聲和音,解仇鬥郤,綴去卻語,攝心守義”的原則探討。
《本經》中記載的理論,權變的要旨,均在《持樞》、《中經》兩篇中。
所謂“見形為容,象體為貌”,是因人而變化的人的行為,可以影響形容和相貌。偽狡者,僅憑他們的形容和外貌就可以識別他們;而恪守道德的有為之人,他們不看非禮的東西,他們不聽邪惡之言,他們談論的都是《詩經》、《尚書》之類,他們沒有乖僻淫亂行為。他們以道為外貌,以德為容顏,相貌端莊、儒雅,不是光從外貌就能識別他們的。常常是隱名埋姓而回避人世。
“聞聲和音”,聽到聲音是否與之相合,也是一種方法。如果說人與人意氣不相投:也就不接受對方的恩愛友好。就如同在五音中,商與角不相和,徵與羽不相配一樣。能成為四聲的主音唯有宮聲而已。所以說,音聲不和諧,悲傷韻律是不會產生的,散、傷、醜、害都是不和之音,如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是很難入耳的。如果有美好的言行,高尚的聲譽,卻不能象比目魚或比翼鳥那樣和諧,也是因為氣質不和,音不調協所致。
所謂“解仇鬥郤”,就是解決矛盾。“解仇”是調解兩個弱小者的不和;“鬥郤”則是當兩個強大的國家不和時,使他們相爭的策略。強大敵手相鬥時,得勝的一方,誇大其功業,虛張聲勢。而失敗的一方,則因兵敗力弱,玷污了自己聲名,有侮于祖先而痛心。所以,得勝者,一聽到人們稱讚他的威勢,就會輕敵而貿然進攻。而失敗者,聽到有人同情他的不幸時,反而會努力支撐,拼死抵抗。敵人雖然強大,往往有弱點,對方雖說有防禦,而實際力量並不一定強大。我方是可以用強大的兵勢脅迫對方,讓他們服從,吞併其國家。
所謂“綴去”的方法是說對於即將離開自己的人,說出真心挽留的話,以便使對方留下回憶與追念。所以遇到忠於信守的人,一定要贊許他的德行,鼓舞他的勇氣。表示可以再度合作,後會有期,對方一定高興。以他人之幸運,去引驗他往日的光榮,即使款款而去,也十分留戀於我們。
“卻語”的方法是說要在暗中觀察他人的短處。因為人言多時,必有失誤之處。要議論他的失誤處,並加以驗證。要經常揭他忌諱的短處,並證明它是觸犯了時政所禁止的。
這樣他就會因此而害怕,然後讓他安心,對以前說過的話,也不再說了,暗中則藏起這些證據,秘不示人。而且,不能在眾人面前,現出自己的無能之處。
“攝心”的方法是,遇到那些好學技術的人,應該主動為他擴大影響,然後驗證他的本領,讓遠近的人都尊敬他,並驚歎他的奇才異能,別人則將會與自己心連心。為別人效力者,要將之與歷史上的賢才相對照,稱其與前賢一樣,誠心誠意地相待,這樣方能得到賢能的人。遇到沉於酒色的人,就要用音樂感動他們,並以酒色會致人於死,要憂餘命無多,以此,教諭他們,讓他們高興地看到見所未見的事,最終認識到遙遠的未來,使命之重大,使之覺得將會與我後會有期。
“守義”的方法說的是,自己堅持仁義之道,並用仁義探察人心,使對方從心底裡廣行仁義。從外到內控制人心,無論什麼事,都可以由此而解決。而小人對待人,則用旁門左道,用此則常常會家破國亡。如果不是聖賢之輩,是不能用義來治家的,用道來守國的。聖賢是特別重視“道”的微妙的。
因為“道”確實可以使國家轉危為安,救亡存國的。 

 

大同世界19-1

大同世界19-1
前述:鬼谷子的思想以參透了《道德經》,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深入,才能如此準確的“運用”,並能以“客觀”有格局的“運用”,從“入境”經“化境”而“出境”,最後,鬼谷子和老子一般的羽化消失在世事的凡塵俗事中。
《鬼穀子》就像一本工具書,好人用此工具做好事,壞人用此工具做壞事,都可無往不利,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揮最大的價值,達到目的手段,其中變化的哲理與原則。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命運在自己手上。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
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在怎麼改變觀念,都無法心想事成。
要想有正確的觀念,還是建議:要看“大同世界”著作,依據中華文化系統化後的“大同世界”著作基本概念清晰明確,能讓你很快找到生命的出路。
《鬼穀子》十四篇
一、捭闔。  二、反應。  三、內楗。
四、抵戲。  五、飛箝。  六、忤合。
七、揣篇。  八、摩篇。  九、權篇。
十、謀篇。  十一、決篇。 十二、符言。
十三、轉丸(亡,已失傳)。
十四、卻亂(亡,已失傳)。
〜〜〜
《本經陰符七術》
鬼穀子的著作《本經陰符七術》。
《本經陰符七術》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
《本經陰符七術》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東周列國志》中有段關於《陰符》的精彩描寫。當年蘇秦辭鬼穀子下山,盡破家財得黃金百鎰,黑貂裘衣一件,治車馬僕從,遨遊列國,訪求山川地形,人民風土,得天下利害之詳。然而如此數年,未有所遇。其時錢財以盡,只得回家。回家後,一家老小盡責其之。妻不以其為夫,嫂不以其為叔,母不以其為子。絕望之餘,想起鬼穀子之臨別贈言:
「若遊說失意,只須熟玩《陰符》一書,自有進益。」於是蘇秦乃閉門探討,務窮其趣,晝夜不息。夜倦欲睡,則引錐刺股,血流滿足。如此一年,于陰符有悟,乃將列國形勢,細細揣摩,天下之勢,盡在掌中。後又出遊列國,成功于燕、趙。隨之又將六國合縱,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績。
《本經陰符七術》
一、盛神法五龍。    二、養志法靈龜。
三、實意法騰蛇。    四、分威法伏熊。
五、散勢法鷙鳥。    六、轉圓法猛獸。
七、損悅法靈蓍。
〜〜〜
《持樞》
持樞:
掌握住行動的樞紐,才能控制行動的規律。
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
逆之者,雖成必敗。
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複不可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
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
譯文:
持樞,就是掌握行動的關鍵,控制事物的規律。比如春季耕種,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儲藏乃是天時的正常運作規律。
不可悖反這一自然規律,而例行逆施,凡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即使成功一時,也終究必敗。
由此而知,人君也有他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
要組織百姓生產生活,教養萬民,收穫,儲藏等。
也不能違抗這些規律,如果背逆客觀規律,即使表面上看似強大,也必將衰弱。
這是客觀規律,是人君必須遵守的大綱紀。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大同世界18

大同世界18
前述:鬼谷子是依據《道德經》的思想觀念,並能“運用”發揮極致的人。
《鬼穀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
《鬼谷子》這部兩千多年的謀略學巨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
《鬼穀子》的智慧謀略,可運用在;心理揣摩,演說技巧,政治謀略的精華,為當代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商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公關人所必讀。
綿延歷史文化,延續滲入了華人生活中。
《鬼穀子》,又名《捭闔策》。
據傳是由鬼谷先生後學者根據先生言論整理而成。
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
《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
《鬼穀子》一書,從主要內容來看,是針對談判遊說活動而言的,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也被稱為兵書。
它講述了作為弱者的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運用謀略口才如何進行遊說,進而控制作為強者,握有一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的諸侯國君主。
《鬼穀子》的哲學是順應時勢,知權善變,看《鬼穀子》此書之前建議:先看本篇之前的“大同世界”,從頭看起,依序的逐步的系統的進入狀況,因為,生態環境的環環相扣是為了息息相生。
先有了中華文化的正確基本概念後,再看《鬼穀子》就容易懂了,《鬼穀子》是延伸道德經的具體實踐,科學的極致是哲學,哲學的極致是宗教,宗教的極致是信仰,信仰的極致是觀念,觀念的極致是態度,態度的極致是行為,行為的極致是命運;而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命運在自己手上。
其中的連貫性為:從個人的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起,發揮到親民~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至善的境地。它是一個生態系統,因為息息相生,所以環環相扣,相生相扣有其必然性。所以,有必要先從基本開始進入。
《鬼穀子》一書,延伸《老子·道德經》的典範,運用自然的力量,遵循道法自然的結果;以客觀的態度布局平衡與循環機制的生態生命,促使不得不的必然結果。
《鬼穀子》一書極力崇尚謀略、權術、言談辯論的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仁義完全不同,因此《鬼穀子》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這是因為沒讀通《道德經》,或者是被老師誤導對《道德經》有不正確認識,簡單說“道德";“道”:自然變化的“規律”。自然變化依據科學在狀況不得不的情況下才會改變,必然有所本的科學依據。“德”:“遵守”自然變化“規律”的“紀律”。讀《道德經》能悟道已很不容易了,要有“運用”的真正本事,一定要先悟道之後再歷練實務才行。
鬼谷子的思想以參透了《道德經》,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深入,才能如此準確的“運用”,並能以“客觀”有格局的“運用”,從“入境”經“化境”而“出境”,最後,向老子一般超脫升格的消失在世事的凡塵俗事中。
《鬼穀子》就像一本工具書,好人用此工具做好事,壞人用此工具做壞事,都可無往不利,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揮最大的價值,達到目的手段,其中變化的哲理與原則。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命運在自己手上。
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
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在怎麼改變觀念,都無法心想事成。
要想有正確的觀念,還是建議:要看“大同世界”著作,依據中華文化系統化後的“大同世界”著作基本概念清晰明確,能讓你很快找到生命的出路。
《鬼穀子》十四篇
一、捭闔。  二、反應。  三、內楗。
四、抵戲。  五、飛箝。  六、忤合。
七、揣篇。  八、摩篇。  九、權篇。
十、謀篇。  十一、決篇。 十二、符言。
十三、轉丸(亡,已失傳)。
十四、卻亂(亡,已失傳)。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大同世界17

大同世界17
前述:古聖先賢有流傳行為標準規格的著作,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階層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
“齊家”就要讀《家範》。
“治國”就要讀《論語》。
“平天下”就要讀《道德經》。
讀《道德經》能悟道已很不容易了,要有“運用”的真正本事,一定要先悟道之後再歷練實務才行。
要說《道德經》的運用那就不得不提鬼谷子。
鬼谷子是運用《道德經》,並能發揮極致的人。
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採藥修道。 因隱居鬼谷,自稱鬼谷先生,為老子弟子。
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鬼谷子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之後個個大放異彩、名留千古。
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
修道之本,就在去除心障。
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為聞道,次為知道,再為見道,終為得道。
悟道方能得道,得道方可得到,得道其境道法自然,得到其心心想事成。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鬼穀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
《鬼穀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
《鬼穀子》這部兩千多年的謀略學巨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
《鬼穀子》的智慧謀略,可運用在;心理揣摩,演說技巧,政治謀略的精華,為當代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商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公關人所必讀。
綿延歷史文化,延續滲入了華人生活中。
《鬼穀子》的哲學是順應時勢,知權善變,建議:看此書之前先看本篇之前的“大同世界”,先有了中華文化的基本概念後,再看《鬼穀子》就容易懂了,《鬼穀子》是延伸道德經的具體實踐,科學的極致是哲學,哲學的極致是宗教,宗教的極致是信仰,信仰的極致是觀念,觀念的極致是態度,態度的極致是行為,行為的極致是命運;而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命運在自己手上。
其中的連貫性為:從個人的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起,發揮到親民~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至善的境地。它是一個生態系統,因為息息相生,所以環環相扣,相生相扣有其必然性。所以,有必要先從基本開始進入。
《鬼穀子》就像一本工具書,好人用此工具做好事,壞人用此工具做壞事,都可無往不利,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揮最大的價值,達到目的手段,其中變化的哲理與原則。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命運在自己手上。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
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再怎麼改變觀念,都無法心想事成。
要想有正確的觀念,還是建議要看 “大同世界”,依序的逐步的系統的進入狀況,因為,生態環境的環環相扣是為了息息相生。
依據中華文化系統化後的基本概念清晰明確,能讓你很快找到生命的出路。 所以,推薦古聖先賢有流傳行為標準規格的著作,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層級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
“齊家”就要讀《家範》。
“治國”就要讀《論語》。
“平天下”就要讀《道德經》。
自此之後唯有《鬼穀子》,可延伸《老子·道德經》的典範,重點在於“運用”自然的力量,遵循道法自然的結果;我們可以從鬼谷子的一些著作中回顧體會《老子·道德經》精髓的“運用”,以客觀的態度布局“平衡”與“循環”機制的生態生命,促使不得不的必然結果,此乃無為而治的精髓之處。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大同世界16

大同世界16
前述:古聖先賢有流傳行為標準規格的著作,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階層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
“齊家”就要讀《家範》。
“治國”就要讀《論語》。
“平天下”就要讀《道德經》。
因為《道德經》講的就是“道法自然”而已。
如何運用“順天應人”,促發生態環境“平衡”、“循環”的機制,而達到生生不息的和諧生命。
老子思想作為治國安邦的指導思想,與民休息,無為而治。
《道德經》全書一共81章,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文字是5000多字,字非常少。
上篇是《道經》主要是講宇宙萬物本源、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探究生命的起源。
下篇是《德經》,主要論證了治國安邦、為人處事、修道養生、健康長壽的智慧。
《道德經》已經成書2000多年了,就是因為它的精簡實在,真正有能力悟道者不多,所以,直到現在它仍然是我們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可見它精簡到什麼程度。
多年來能口若懸河傳授道德經的老師為數不少,但是能將這複雜的宇宙世事,由老子的《道德經》悟道後有能力一語破道者不多,所謂:「一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現在就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清楚老子的《道德經》的真義。
在:大同世界02的章節曾經說過,可前去參閱。
為避免翻閱麻煩再說一次:
什麼是“大道之行也”?
生態的自然規律變化,就是生命的進行。
先有幾個基本觀念必須說明:
什麼是“生命”?
生命就是:具有“平衡”與“循環”機制的生態,就是生命!
因為,能“平衡”才能“循環”,能“循環”才有“生命”。
“平衡”又區分兩類:“均衡”“制衡”。
主控狀況下可以量化就“均衡”對等以對,被控狀況下就“制衡”對應以對。
從最小基本單位的生命開始,就有促使“平衡”與“循環”機制的生態環境。
生命體無限的擴充、增大的生態環境,“平衡”與“循環”機制與之相隨。
不管組織多大,“生命”因為能“平衡”才能“循環”,能“循環”才有“生命”。
所以,組織的生命如何才能“平衡”“循環”,這就是管理的基礎。
組織的生命如何才能“平衡”“循環”?
繼續還有幾個基本觀念必須說明:
什麼是“道”?
什麼是“道”、“德”、“理”、“法”?
各用一語蔽之:“道”、“德”、“理”、“法”?
“道”:自然變化的“規律”。
此變化在狀況不得不的情況下才改變的,必然有所本的科學依據,“人理”“依道而行”那就達到了“天人合一”。
“德”:“遵守”自然變化“規律”的“紀律”。
“理”:自然變化的發展,在天人之間的差異,而需要說明的“理由”。
因為,自然的變化是不得不的發展,所以,天是不需要說明“理由”的,故曰“天道”;而人間會因環境需求而需要說明“理由”;所以,才會是“人理”;“人理”永遠無法超越“天道”。
“法”:“遵守”人世訂定“規律”的“紀律”。
上述是以“客觀”的態度定義出的結論,可以經得起“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檢驗,就像“天道”一樣“客觀”,沒有“立場”,只有“格局”。
若無法參悟出此“道”,此乃“觀念”根本認知的差異,根基失之毫釐,後續差以千里,所以才形成世事的紛亂與失控。
世人對《道德經》以三維空間的思維去理解,才會產生誤差,面對異次元的宇宙,還需要一個概念,就是“立場”與“格局”的認知,在宇宙裡不論在哪個空間,只有:我、你、它三種“立場”。
“格局”:同時具備“我、你、它”三種“立場”的狀態。
“格局”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同時具備“我、你、它”三種“立場”的狀態,缺少任何一種“立場”,就沒有“格局”了。
三種立場;我、你、它的示意:
“我”:以我為中心的圓心。
“你”:在二、三維的空間裡,只能與“我、它”立場接觸的媒介點,“你”僅是媒介功用。
“它”:在二、三維的空間裡,無法與“我”接觸,生態圈裡只要是與“你”接觸的所有其它。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方可運用掌握世事。世事多變,“道法自然”本就是自然規律變動的過程,懂天地間的自然道理,依道而行,然後自然就可“道法自然,神而明之,神而通之。”做起事來就容易多了。
道法自然,依道而行。而行道要以“客觀”的態度,“客觀”態度的標準就是:要有“格局”,而無“立場”;無“立場”就無我執,無我執就無罣礙,既然心無罣礙,自然就沒有憂悲、惶恐了。
自然因為“客觀”,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不仁”,就是不會感情用事的“客觀”。悟道!
天地與聖人均以:有“格局”無“立場”之勢替天行道。而真正的關鍵在於“客觀”的“不仁”。
“道法自然”的“客觀”,是因為自然的變化是不得不的必然,沒有感性。悟道後你才會了解;道是自然的必然變化,懂了“自然的必然變化”,才有運用的本錢,會運用才能掌握,勿妄想以“立場”來控制狀況。要以 “格局”運用“道法自然”掌握趨勢,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勿以人的“立場”,用“人理”訂定“天道”。
“天道”包含“人理”,所以,“人理”只要依附“天道”,依道而行,處理世事 “順天應人”,掌握兩個重點:“責任”與“成本”!
如何“天人合一”?
一語蔽之~處理世事惟“順天應人”而已!
什麼是:“道法自然”的關鍵?
一語蔽之~行道的關鍵在於“客觀”。
因為,“客觀”才有正確的判斷,有正確的判斷,才有正確的行為,有正確的行為,才有心想事成的結果,此乃“天人合一”!
人世間訂定行為的法律、制度,就是“人理”。
宇宙間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就是“天道”。
“人理”不管如何訂定制度,都無法超越“天道”;因為無法追朔既往,所以張飛不能打岳飛。
“以道制法”就是運用“道法自然”的力量,執行順天應人自然演變的“天道”規律,就是“替天行道”;運用“天道”促使“人理”屈服。布局不得不的環境狀況,促使道法自然的順勢而為,演變成為水到渠成。
有格局才能布局,能布局要有智慧。
有知識才能聰明,會用聰明才有智慧,會用智慧才有能力,有能力才能掌握生命的平衡與循環機制。
《道德經》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格致”就是自然科學,對事理的探究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擁有運用的能力。
能力不足很多是因為知識不足基礎不正,要想“平天下”必先從穩定基礎開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德經》作為中華文明的典籍之一,是中國文化史上,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步充滿辯證法的哲學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思考、表達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哲學命題和概念,闡述了許多治國理政、為人處世的智慧,我們從中可以汲取許多有益的思想養料,從而提高自己的辯證思維、精神境界和人文素養。
老子是中國也是世界的第一位哲學家。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構成了中華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它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基因。老子思想對中國古代哲學、政治、軍事、宗教、醫學、養生、氣功和武術等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
道家思想作為中國文化的基因,已經滲透到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死觀。
老子思想在世界有哪些影響呢?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上有兩本書翻譯得最多,第一本是《聖經》,第二本就是《道德經》,或者叫《老子》,外國有兩個書名。
科學的極致是哲學,哲學的極致是宗教,宗教的極致是信仰,信仰的極致是觀念,觀念的極致是態度,態度的極致是行為,行為的極致是命運;因為,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命運在自己手上。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讀《道德經》。
要能“平天下”也要讀《道德經》。從基礎開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達到“禮運大同”和諧的“大同世界”。
如果你是從頭看起,你就知道什麼是“息息相生”而促使“環環相扣”的必然性。這就是“天道”不得不的規律。
這裡沒有空口白話,這裡沒有會不會,只有學不學;這裡沒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
如果你是從頭看起,你就知道什麼是“息息相生”而促使“環環相扣”的必然性。這就是“天道”不得不的規律。
這裡沒有空口白話,這裡沒有會不會,只有學不學,只要你學,一定你會;這裡沒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只要你要,一定你能。只有讀《道德經》,才會悟道自然,運用自然,掌握生態,促使自然和諧發展,達到“禮運大同”和諧的“大同世界”。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大同世界15

大同世界15
前述:古聖先賢有流傳行為標準規格的著作,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階層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可作為“修身”的標準行為準則。
“齊家”就要讀《家範》。「治國在齊其家。」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直接影響社會風氣;作為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教義也昭示了一條「真理」,士大夫必須把治家看作是治國理政的一場演習。
“治國”就要讀《論語》,《論語》的核心精神:修身為本,核心的政治理念:政者正也。
《論語》,記至聖先師言語之書,自古為學者所必讀。至聖孔子,談學論道,答弟子時人之問,所言皆至理。語及詩書易禮春秋,凡所指點,皆扼一經之要。故欲讀聖賢書,求真實理者,當自讀《論語》始。
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散見於《論語》各篇,看似雜亂無章、缺乏內在關聯,然稍加條貫分析,其實也有其內在邏輯和體系建構可言。細讀《論語》我們發現,「富民教民」和「尊五美屏四惡」的思想應是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總綱,是我們理解其整個思想架構的鎖鑰。以下我們將圍繞這個總綱,試勾勒出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全貌。
讀《論語》,孔子告訴我們,為政者要實現「富民教民」的治理目標,最主要的是要能夠做到「尊五美屏四惡」。據載: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堯曰》)
當弟子冉有問百姓多起來又該怎麼做的問題時,孔子明確提出了「富而後教」的思想主張。在孔子看來,為政者治國理政的首要任務是使百姓先富足起來,然後在「富民」的基礎上教化民眾,使其能夠富而無驕、富而好禮。不難發現,孔子的這種「富民教民」思想與我們今天所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方略不無暗合之處。可以說,「富民教民」是孔子提出的治國理政的基本戰略目標,而其「尊五美屏四惡」的思想則進一步回答了如何富民、教民的問題。
如何富民?孔子「尊五美」思想中的「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從三個方面為我們作出了說明:
其一、「惠而不費」,就是要求為政者要施惠於民,節約用度。孔子說的「薄施於民而能濟眾」「安人安百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為為政者指明了如何「惠民」的問題,而其「節用而愛人」則是基於「不費」的思想而提出的具體主張。
其二、「勞而不怨」,就是要求為政者要使民以時、節省民力。《論語·學而》篇中,孔子明確提出了「使民以時」的觀點。他相信,如果為政者能夠愛惜民力,自覺做到「使民以時」「擇可勞而勞之」,必不會招致百姓的怨恨。孔子「屏四惡」思想中的所謂「慢令致期謂之賊」,其實就是從反面說明了為政者要敬事而信、使民以時的道理。
其三、「欲而不貪」,就是要求為政者當求百姓之利(仁),不為一己之私。在孔子看來,為政者當以「仁」為利,而不以私利為利,這裡所謂「仁」就是指百姓之公利。為政者求仁而得仁,又何必在逐利。「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堯曰》)此外,《論語》中孔子的弟子有若在答哀公問時,明確表達了這種思想觀點。「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
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顏淵》)
“半部《論語》治天下”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
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公元956年,為了爭奪淮南江北地區,后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由於得到了趙普的幫助,趙匡胤大獲全勝,為他日后的帝業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從此以后,趙普便被視作心腹,如影隨形地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趙普二次為相時之語。
宋初君臣認為,必須“興文教,抑武事”。為了培養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多士”,還迅速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宗更是明確提出,“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趙普后來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趙普罷相,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這是他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趙普由野入朝,幾年間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趙普昔日不學無術的劣勢也就更加明顯地凸現出來,君臣們也越發認為趙普的學養不夠。
“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
從趙普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含義:我讀書範圍是不出《論語》一書,可我當年能夠靠它幫太祖平定天下,現在仍然能夠靠它輔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自戰國初年成書以后,在儒家經典中並不佔重要地位。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書”之列。但是,即使同樣是“經書”,也要依照篇幅長短劃分等級,《論語》因其篇幅過短,只被看作是“小經”,所謂“小經”就是“大經”的輔助讀物,而更多的時候,《論語》是被當作“經”之下的“傳”或“記”來看待的。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並為之詳作“集注”,影響深遠,《論語》歷史性地提升到“大經”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論語》也成了士子必學之書。
其次,儒家倡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要學以致用;要為帝王師,主張“格君心之非”。南宋時期的事功學派堅守了這一點,贊賞“勃然有以拯民於涂炭之心”,主張以天下為己任。后世對這種天下意識得到了很好的繼承,這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大優點。所以,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能夠引起士人的強烈共鳴。 

 

大同世界14

大同世界14
前述: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一定要“順天應人”。依據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訂定。
依據“格物致知”的科學知識,內修“誠意正心”的客觀態度,外求“天人合一”的目標作為,整合“大同世界”的和諧生態。其實,這就是執行“禮運大同”,以求“大同世界”的標準過程。
總而言之,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不論是個人的“原則”,小組織的“規定”,大組織的“法律”都要“客觀”,不要有“人理”的“立場”,要以“天道”的“格局”訂定,以“天下為公”的原則,掌握“公平”與“公開”兩大關鍵,因為,能“公平”才會“公正”,能“公開”才會“公道”,以“天道”的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依據“道法自然”的制衡力量,“以道制法”維持天地秩序,達到“禮運大同”和諧的“大同世界”。
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自“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在真實的生活中,早就有古聖先賢訂好的標準規格,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階層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例如: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一本清朝出現的文學作品,內容以儒家道德為主,以韻文寫成。 一般認為作者是滿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後經賈存仁修訂改編,改稱《弟子規》。
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對於“修身”的要求,明確而具體。可作為“修身”的標準行為準則。
“齊家”就要讀《家範》,司馬光有兩部書:一部是《資治通鑒》,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所必讀;另一部就是《家範》。
宋代是家訓發展繁盛的時期,產生許多家訓專著,司馬光《家範》當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本。
司馬光為什麼看重自己的《家範》勝過《資治通鑑》呢?顧名思義,「範」,就是軌範、風教。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馬光認為,「治國在齊其家。」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直接影響社會風氣;作為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教義也昭示了一條「真理」,士大夫必須把治家看作是治國理政的一場演習。
《家範》是第一部有著完整治家理念的家訓。這理念與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歸結到一個字,就是「禮」。因此,《家範》被看作是《資治通鑑》的姊妹篇和補充,採用了與《資治通鑑》同樣的寫作手法,可以稱之為「齊家通鑑」,以「史」有資於治家。
以禮治家
《家範》治家篇中,司馬光提出的第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治家必以禮為先」。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闡明瞭他以禮治國的政治思想,強調以禮為政,他指出:「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綱紀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禮之為物大矣!用之於身,則動靜有法而百行備焉;用之於家,則內外有別而九族睦焉;用之於鄉,則長幼有倫而俗化美焉;用之於國,則君臣有序而政治成焉;用之於天下,則諸侯順服而綱紀正焉。」
以身作則
司馬光強調身為家長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否則對子女的教育也沒有說服力。「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禦群子弟及家眾。」以偏為戒《家範》中非常獨特的核心觀點是「愛不偏私」。
不偏不私首先表現在財產上。「怨之所生,生於自私」,私慾是怨憤產生的根源,怨憤是家庭不睦的緣由。要實現家庭的和睦,就要消除怨憤,去除私慾,秉承公理與公義。金錢和利益是產生私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家族中,財產和利益很容易使得父子兄弟之間產生矛盾,互相爭鬥甚至骨肉相殘。
這種不偏不私還表現在對兒子與女兒的教育問題上一視同仁。
在夫妻關係上,司馬光也強調平等。認為夫婦間的道義,是天地間很重要的道義,是風俗教化的本原。夫妻之間應當相敬如賓,互相尊重,遵守禮法。
夫妻之間以情義為基礎結合在一起,要求夫妻雙方都遵守禮儀,按照夫妻之間的禮儀來相互對待。
以德為富
《家範》始終強調禮樂教子,詩書傳家。因此,司馬光把修身養德當作對子女教育最要緊的事。
《家範》發揚了家庭教育中的早教傳統,主張實行胎教,認為教育應從胎兒開始。列舉周文王之母重胎教的例子,「古者婦人任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警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藝博通矣。」
《家範》特別提出「遺德不遺財」的家訓理念,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聚斂錢財、生活奢侈不利個體道德品行的培養,也使得後世子孫容易懶惰,不思進取,導致家庭的衰落。「為兒孫積錢財,不如給後代留功德」,「福祿不要全占盡,留下一些給兒孫」,強調要廣施財物,積德行善,承繼了先秦儒家改過勸善的思想。
《家範》列舉了許多古人教子為官清廉的例子。
傳統社會中往往把子孫入朝為官的多少,官德廉正與否,看做是家族興衰的標誌,在《家範》中也把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等官德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大同世界13

大同世界13
前述: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一定要“順天應人”。依據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訂定。
生態環境要有“平衡”與“循環”機制,因為,能“平衡”才能“循環”,能“循環”才有“生命”,這是訂定制度的基本原則。
生態“平衡”與“循環”機制的運作是融入每一個環節,人為不能干預指定環節的變化,應該順天應人的符合“天道”“規律”,否則就被自然淘汰。
環境設計~制訂遊戲規則~~
自“格物致知”到“誠意正心”,此一階段歸屬驗證“天道”的標準有無異常,能依據“格物致知”經過“誠意正心”的驗證, 經過“天人合一”的確認之後,表示具備正確 “天道”的觀念基礎。
依據正確 “天道” 觀念的基礎,才能制訂“人理”的遊戲規則,自“修身”到“平天下”,此一階段歸屬制訂“人理”的遊戲規則。自個體到組織,從小組織到大組織,都要依據“天道”觀念的基礎逐步的擴大,以至於到“大同世界”。
制訂“人理”的遊戲規則,先從“修身”說起吧!
“修身”要掌握原則,基本原則就是“客觀”的態度,標準規格就是“天人合一”。
上述是依據“天道”不得不的發展,合理的解釋:
依據“格物致知”的科學知識,內修“誠意正心”的客觀態度,外求“天人合一”的目標作為,整合“大同世界”的和諧生態。其實,這就是執行“禮運大同”,以求“大同世界”的標準過程。
只要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基本知識,有知識會聰明,會用聰明才有智慧,會用智慧才有能力,有能力才能掌握生命的平衡與循環機制。
再以“客觀”的態度處世,依據自己的能力,佈局自己的生態,訂位自己的生態位置,順其自然的作為,你有什麼能力,在你的生態中就有什麼位置。
你的生態就是你自己的家,也是一個小組織,“修身”之後就是“齊家”,個體的“修身”要依據“天道”而有原則,組織的經營就要制訂“人理”的遊戲規則,而有制度,制訂“人理”的遊戲規則,也要依據“天道”,“人理”不能超越“天道”:
要“客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法律不得追朔既往:張飛不能打岳飛,不是不能而是無法,這就是自然科學規律,不得不的天條。
訂定標準:先提出需求,依據需求訂定要求,要求要有規格,訂定規格的單位就是研發單位。
訂定規格內容:研發項目、研發進度、系統功能、確定資源、製程研發、生技研發、成本計算、物料清單【BOM表展列】Bill Of Material 簡稱BOM。
要有程序:作業項目、作業流程、品質標準、審核確認。
權責區分:有權必有責,權責不分家,有權者承擔失敗成本(原料、工時、費用)。
核決權限:訂定所有作業人的權限:立、審、決。
生態生命:組織內生態要有“平衡”與“循環”機制,因為“平衡”才能“循環”,“循環”才有生命。
生命要有代謝功能:生態永遠淘汰後百分之四,沒有淘汰不會激發新生。 生命的創新不是喊出來的是被逼出來的,不斷淘汰才能不斷新生,不及格的新生就要逼出創新的強者生命力。
總而言之,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不論是個人的“原則”,小組織的“規定”,大組織的“法律”都要“客觀”,不要有“人理”的“立場”,要以“天道”的“格局”訂定,什麼是“立場”與“格局”?請參閱(大同世界06),以“天下為公”的原則,掌握“公平”與“公開”兩大關鍵,因為,能“公平”才會“公正”,能“公開”才會“公道”,以“天道”的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依據“道法自然”的制衡力量,“以道制法”維持天地秩序,達到“禮運大同”和諧的“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