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大同世界14

大同世界14
前述: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一定要“順天應人”。依據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訂定。
依據“格物致知”的科學知識,內修“誠意正心”的客觀態度,外求“天人合一”的目標作為,整合“大同世界”的和諧生態。其實,這就是執行“禮運大同”,以求“大同世界”的標準過程。
總而言之,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不論是個人的“原則”,小組織的“規定”,大組織的“法律”都要“客觀”,不要有“人理”的“立場”,要以“天道”的“格局”訂定,以“天下為公”的原則,掌握“公平”與“公開”兩大關鍵,因為,能“公平”才會“公正”,能“公開”才會“公道”,以“天道”的自然科學不得不的規律,依據“道法自然”的制衡力量,“以道制法”維持天地秩序,達到“禮運大同”和諧的“大同世界”。
訂定“人理”的遊戲規則,自“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在真實的生活中,早就有古聖先賢訂好的標準規格,我們只要遵行這些各階層的行為標準就好了。
例如:
“修身”就要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一本清朝出現的文學作品,內容以儒家道德為主,以韻文寫成。 一般認為作者是滿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後經賈存仁修訂改編,改稱《弟子規》。
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對於“修身”的要求,明確而具體。可作為“修身”的標準行為準則。
“齊家”就要讀《家範》,司馬光有兩部書:一部是《資治通鑒》,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所必讀;另一部就是《家範》。
宋代是家訓發展繁盛的時期,產生許多家訓專著,司馬光《家範》當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本。
司馬光為什麼看重自己的《家範》勝過《資治通鑑》呢?顧名思義,「範」,就是軌範、風教。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馬光認為,「治國在齊其家。」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直接影響社會風氣;作為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教義也昭示了一條「真理」,士大夫必須把治家看作是治國理政的一場演習。
《家範》是第一部有著完整治家理念的家訓。這理念與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歸結到一個字,就是「禮」。因此,《家範》被看作是《資治通鑑》的姊妹篇和補充,採用了與《資治通鑑》同樣的寫作手法,可以稱之為「齊家通鑑」,以「史」有資於治家。
以禮治家
《家範》治家篇中,司馬光提出的第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治家必以禮為先」。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闡明瞭他以禮治國的政治思想,強調以禮為政,他指出:「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綱紀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禮之為物大矣!用之於身,則動靜有法而百行備焉;用之於家,則內外有別而九族睦焉;用之於鄉,則長幼有倫而俗化美焉;用之於國,則君臣有序而政治成焉;用之於天下,則諸侯順服而綱紀正焉。」
以身作則
司馬光強調身為家長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否則對子女的教育也沒有說服力。「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禦群子弟及家眾。」以偏為戒《家範》中非常獨特的核心觀點是「愛不偏私」。
不偏不私首先表現在財產上。「怨之所生,生於自私」,私慾是怨憤產生的根源,怨憤是家庭不睦的緣由。要實現家庭的和睦,就要消除怨憤,去除私慾,秉承公理與公義。金錢和利益是產生私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家族中,財產和利益很容易使得父子兄弟之間產生矛盾,互相爭鬥甚至骨肉相殘。
這種不偏不私還表現在對兒子與女兒的教育問題上一視同仁。
在夫妻關係上,司馬光也強調平等。認為夫婦間的道義,是天地間很重要的道義,是風俗教化的本原。夫妻之間應當相敬如賓,互相尊重,遵守禮法。
夫妻之間以情義為基礎結合在一起,要求夫妻雙方都遵守禮儀,按照夫妻之間的禮儀來相互對待。
以德為富
《家範》始終強調禮樂教子,詩書傳家。因此,司馬光把修身養德當作對子女教育最要緊的事。
《家範》發揚了家庭教育中的早教傳統,主張實行胎教,認為教育應從胎兒開始。列舉周文王之母重胎教的例子,「古者婦人任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警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藝博通矣。」
《家範》特別提出「遺德不遺財」的家訓理念,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聚斂錢財、生活奢侈不利個體道德品行的培養,也使得後世子孫容易懶惰,不思進取,導致家庭的衰落。「為兒孫積錢財,不如給後代留功德」,「福祿不要全占盡,留下一些給兒孫」,強調要廣施財物,積德行善,承繼了先秦儒家改過勸善的思想。
《家範》列舉了許多古人教子為官清廉的例子。
傳統社會中往往把子孫入朝為官的多少,官德廉正與否,看做是家族興衰的標誌,在《家範》中也把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等官德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