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整合管理~2.2.08解決問題

整合管理~2.2.08解決問題
法鼓山聖嚴法師推廣實踐心靈環保~心五四
【四要、四安、四它、四感、四福】
其中【四它】闡訴如下:
解決困境的主張: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200663日聖嚴法師勉勵台大畢業生,以四它面對人生逆境。
1. 面對它:
如何面對問題?
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2.接受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
3.處理它:
如果計劃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4.放下它:
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聖嚴法師說的,以四它面對人生逆境,是方向性的態度。
真正要解決的是生態問題,不是個人問題。
如果個人能力不足,解不開問題,就算做了四它,問題不會因為我們放下它,問題就會消失。問題依然存在生態環境中,怎麼辦?這就是討論的主題~解決問題。
「整合管理」是以道法自然的觀念,促使不得不的具體作法。
就來看看「整合管理」如何的解決問題?
是依據聖嚴法師的【四它】方向性的態度,延伸出的方法上的具體作法,普渡眾生不可以個人行為度量是非,生態環境的問題就要以道法自然的具體作法對應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處世的兩大關鍵是「態度」及「格局」。
․處事的兩大關鍵是「責任」及「成本」。
問題關鍵不在處理,而是在解決。
其實解決問題不難!
解決問題有兩個重點:責任、成本。
處理問題的態度,如同聖嚴法師說的,以四它面對人生逆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解決它、放下它。
但是,在處理問題的作法上,在處理它之後多一個「解決它」,處理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一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就要學習不足之處,以增加能力,能力夠了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在世之人必須積極面對生命,生命有價值。
世上只有兩種人沒問題,第一種人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沒問題了。第二種人是死人,死人就沒有問題了,有問題也是別人的。
解決問題的態度~問題只有踏過我的屍體!
只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會有問題。
整合管理就要以「平衡」與「循環」兩大機制塑造企業文化,促使專業職務的權、責相符,有能力解決本職專業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的具體作法請依序作業:
1. 面對問題:
(1)審核標準規格(制度),沒有標準就不見異常,不見異常就發現不到問題。
(2)沒有標準規格(制度)就是最大的問題,沒有標準規格就要建立標準規格。
(3)有標準規格(制度)就依據標準執行。
2. 接受問題:
(1)依據標準規格(制度)審核差異,依據差異處理問題。
(2)處理差異,立案跟催,依紀錄評績效。
(3)限定期限,追究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3. 處理問題:
(1)依據標準,追究責任,訂定流程,後工程稽核前工程。
(2)依流程審規格,依確認擔責任。
(3)依據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4. 解決問題:
(1)追究責任,統計再發率,確定專業專長,檢討職務定位。
(2)依據責任,承擔失敗成本。
(3)統計失敗成本:料(原料)、工(工時)、費(費用)。
5. 放下問題:
(1)依據職務訂定專業責任,依據專業訂定薪資,依權擔責,追究統計失敗成本。
(2)追究責任,不追原因,專業解決原因,以事後事實證明問題是否真正滅絕。
專業能力不足,就得面臨淘汰。
(3)尊重專業,專業訂定標準規格,依制度規格結案,不依人為認定。
(4)績效決定能力,外力不得介入專業,每個人要為自己行為負責;負責就是承擔失敗成本。
(5)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資格放下,未曾擁有何來放下?
真正要解決的是生態問題,不是個人問題;只要促使生態環境具備“平衡”與“循環”的機制生態就會持續延續生命,不會萎縮,個人生命才會有所依靠。
道法自然的生態環境,就是生命迴圈,以“平衡”與“循環”機制促使生態環境的生命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命運在自己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